軟件項目風險是指在軟件開發(fā)過程中遇到的預算和進度等方面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軟件項目的影響。軟件項目風險會影響項目計劃的實現(xiàn),如果項目風險變成現(xiàn)實,就有可能影響項目的進度,增加項目的成本,甚至使軟件項目不能實現(xiàn)。如果對項目進行風險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風險的發(fā)生。但是,目前國內的軟件企業(yè)不太關心軟件項目的風險管理,結果造成軟件項目經(jīng)常性的延期、超過預算,甚至失敗。成功的項目管理一般都對項目風險進行了良好的管理。因此任何一個系統(tǒng)開發(fā)項目都應將風險管理作為軟件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
在項目風險管理中,存在多種風險管理方法與工具,軟件項目管理只有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與工具并應用到風險管理中,才能盡量減少軟件項目風險,促進項目的成功。
項目風險管理
項目風險管理是指為了最好的達到項目的目標,識別、分配、應對項目生命周期內風險的科學與藝術。項目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使?jié)撛跈C會或回報最大化,使?jié)撛陲L險最小化。風險管理涉及的主要過程包括:風險識別,風險量化,風險應對計劃制定和風險監(jiān)控,如圖1所示。風險識別在項目的開始時就要進行,并在項目執(zhí)行中不斷進行。就是說,在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風險識別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
(1)風險識別:風險識別包括確定風險的來源,風險產生的條件,描述其風險特征和確定哪些風險事件有可能影響本項目。風險識別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事,應當在項目的自始至終定期進行。
(2)風險量化:涉及對風險及風險的相互作用的評估,是衡量風險概率和風險對項目目標影響程度的過程。風險量化的基本內容是確定那些事件需要制定應對措施。。
(3)風險應對計劃制定:針對風險量化的結果,為降低項目風險的負面效應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技術手段的過程。風險應對計劃依據(jù)風險管理計劃、風險排序、風險認知等依據(jù),得出風險應對計劃、剩余風險、次要風險以及為其它過程提供得依據(jù)。
(4)風險監(jiān)控:涉及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應對。該過程的輸出包括應對風險的糾正措施以及風險管理計劃的更新。
軟件項目中的風險管理
1、軟件項目中的風險
軟件項目的風險無非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需求、技術、成本和進度。IT項目開發(fā)中常見的風險有如下幾類:
(1)需求風險
①需求已經(jīng)成為項目基準,但需求還在繼續(xù)變化;
②需求定義欠佳,而進一步的定義會擴展項目范疇;
③添加額外的需求;
④產品定義含混的部分比預期需要更多的時間;
⑤在做需求中客戶參與不夠;
⑥缺少有效的需求變化管理過程。
(2)計劃編制風險
①計劃、資源和產品定義全憑客戶或上層領導口頭指令,并且不完全一致;
②計劃是優(yōu)化的,是"最佳狀態(tài)",但計劃不現(xiàn)實,只能算是"期望狀態(tài)";
③計劃基于使用特定的小組成員,而那個特定的小組成員其實指望不上;
④產品規(guī)模(代碼行數(shù)、功能點、與前一產品規(guī)模的百分比)比估計的要大;
⑤完成目標日期提前,但沒有相應地調整產品范圍或可用資源;
⑥涉足不熟悉的產品領域,花費在設計和實現(xiàn)上的時間比預期的要多。
(3)組織和管理風險
①僅由管理層或市場人員進行技術決策,導致計劃進度緩慢,計劃時間延長;
②低效的項目組結構降低生產率;
③管理層審查 決策的周期比預期的時間長;
④預算削減,打亂項目計劃;
⑤管理層作出了打擊項目組織積極性的決定;
⑥缺乏必要的規(guī)范,導致工作失誤與重復工作;
⑦非技術的第三方的工作(預算批準、設備采購批準、法律方面的審查、安全保證等)時間比預期的延長。
(4)人員風險
①作為先決條件的任務(如培訓及其他項目)不能按時完成;
②開發(fā)人員和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