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產(chǎn)品只針對眾信旅游,對其他16家并沒有點名。
在此之前,眾信一直是途牛緊密的合作伙伴。翻了一下眾信的招股說明書,途牛在2013年已經(jīng)是眾信最大的采購客戶,金額為9000萬元。也就是說,在整個的出境游產(chǎn)品中,眾信的角色是一個批發(fā)商,我們把出境游看成是B2B2C,眾信是第一個B,消費者是中間那個B,用戶則是C。簡言之,眾信做的是B2B的生意。
在整個鏈條中,眾信的價值是分發(fā)目的地資源。有人說眾信的存在,從而強有力的控制目的地資源。這個說法還停留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思維。目的地資源,無外簡單或復雜。歐洲的線路相對復雜,因為產(chǎn)品打包的是多個國家,這需要酒店、歐鐵、地接等。而海島則相對簡單,比如馬爾代夫這類目的地,途牛在馬累機場都有接機柜臺。這類海島游,只需要搞定酒店和機票兩個大頭即可。
在旅游供應鏈上,未來的趨勢一定是縮短供應鏈。也就是所謂的“直接采購”。因為多一層中間商,就因為意味著費用。這一點,參照京東發(fā)展歷程是最好的例子。京東可以先串貨,然后低價售賣,讓代理商沒有利潤,最后逼著品牌商來談判。如果到今天,京東還在從代理商手里拿貨,消費者會怎么想?還能有實惠嗎?
在線旅游的未來,一定是縮減供應鏈,而不是增加供應鏈。
旅行社聯(lián)合抵制途牛的事,短期看是負面;長遠看,途??隙〞哟蟆爸辈伞绷Χ龋诠湹膬?yōu)化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