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薪”不是斤斤計較,而是一份對自己勞動的尊重。如果你自己都不看重自己,誰會看重你呢?
說到面試談薪,有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大家必須認識到:和用人方談判是件很難的事情,可能沒有哪個老板肯很主動地給你很高的工資,他當然希望盡量壓低員工的薪金。 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求職者在“談薪”這個問題上,都是處于“被動挨壓”的境地。你得時時刻刻告訴自己,你是在“謀得一份工作”,而非是“求一份工作”。謀,是雙向的,是平等的。面試前做足應對準備,對形勢有充分地預估,那談薪,不再如“洪水猛獸”,你照樣可以游刃有余掌控局面。
面試進行前:必須做的那些薪資功課
第一份:衡量自身價值
首先,看你的狀態(tài)。如果是在職人士,且目前并非急迫找到工作,那么期望值可以在參照目標市場薪資水平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自身情況而定;如果是目前尚無工作,急于找到工作,那么期望值的設定盡量不要超出目標市場的薪資水平。建議填寫一個范圍值。由于社會經(jīng)驗和工作經(jīng)驗不足,加上用人市場供大于求,大學應屆畢業(yè)生不宜在薪資方面談論或要求過多。
其次,個人的經(jīng)驗和能力將是薪酬定位的決定性因素。轉(zhuǎn)行、轉(zhuǎn)崗、裸辭、頻繁跳槽等等,這些都是你被“壓價”的由頭。所以,如果理性地去看待自己的弱勢,而不是一味地想著“高薪”“漲薪”,或許你和HR的談薪話題才能愉快地繼續(xù)下去。當然,你還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底線,不要因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小小的“弱勢”而妥協(xié)。低于底線價就算進了該家公司你也會因為覺得委屈、不安而再次跳槽,反而是把自己推進了“火坑”!
第二份:衡量應聘職位價值
首先,分析市場行情,對于不同的職位,一般說來有一個大概的市場行情價格,仔細分析這些指導價格,對自身的定位大有好處。
其次,分析市場需求狀況
對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了解目前就業(yè)市場中對該類人才是供不應求還是供大于求,薪資行情雖說不同于股市的瞬息萬變,但的確是由市場在起指導作用。前程無憂手機終端軟件中“薪酬查詢”的功能,就可以讓你大致了解到各個行業(yè)、職位在不同地區(qū)的薪資指導價位。
第三份:學會計算稅前稅后以及社保繳金
你知道自己就業(yè)所在地的工資繳稅標準嗎?你知道社保個人繳納和公司繳納的比例分配嗎?你知道如果自己期望月薪是5000元,最后你到手你多少錢嗎?
某招聘平臺曾做過調(diào)查,在參與調(diào)查的200名網(wǎng)友中,7成的網(wǎng)友都不知道以上這些問題,其實,這些問題卻直接關(guān)系到你最后到底可以拿到多少錢。當然,并非要求你能像專業(yè)HR那樣,把這些都計算的清清楚楚,但是心里有個大概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另外,按照國家規(guī)定,企業(yè)在對員工發(fā)放年終獎時,會有兩種計稅方式,而這兩種計稅方式也會直接影響到你最后到手年薪的數(shù)額。因此,適當?shù)稳チ私庖恍┫嚓P(guān)法律規(guī)定,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自己是一種保護,同時,在和HR談到具體問題時,你的專業(yè)度可以提升HR對你的好感度。
面試進行中:談薪步步為營
第一步:“幾面”時談薪最恰當?
哪次面試談薪比較合適?那要看這家公司的面試是由誰來拍板。通常情況下,正規(guī)公司的崗位都有對應的薪資范圍,若要超出這個范圍則有一定的難度。但人力資源說到底還是為用人部門服務的,如果用人部門希望有所突破,也并非不可能。所以,當你發(fā)現(xiàn)這次面試是用人部門直接面試,而且面試官是用人部門比較高級的領(lǐng)導,此時你可以嘗試說出你自己的想法,與他溝通一下,是否可以達到自己的心理價位。
不過也有一些公司使壞,知道用人部門往往要人心切,最容易妥協(xié),所以規(guī)定談薪資必須與人力資源部的人談,這樣的話,就比較棘手了。
第二步: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