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應對不當,會對以后的工作造成極大麻煩。怎么辦呢,我的經驗是恪守公正、以誠待人、以情動人。
實際上,他們在理智上也是能接受裁員這個現實的,只是感情接受不了。施工期出力最大,現在又最先把他們裁掉,好像缺磨殺驢,或者磨還沒有卸呢,就已經開始殺驢了。所以,負責收尾的人也要理解他們的感受。在確定裁員的時候,盡可能幫他們聯(lián)系以后的工作,安排一個好的去處,實在幫不了的話,也可以在獎金、紀念品等方面考慮一下,哪怕是給出一定時間,派個車帶他們到整個工地看一看,拍個照什么的,也行??傊痪湓?,在許可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幫一下他們,減少那種人走茶涼的感覺。
對他們的成績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曾經跟一個被裁員的工程師講:“雖然你走了,但你要把你的影響繼續(xù)留下來”后來他給了我一份總結,其中給出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以后工作的建議。在整個收尾工程中,也沒有遇到過一次因人員留失而造成的不必要損失,都平穩(wěn)過渡了。至今,我和他們中大多數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當然了,在制度上,也做了必要的防范,確保該收上來的信息、數據、文檔等能及時的收上來。制度必須是嚴密無情的,這樣人才能夠有情。
五、驗收項目的順序和數量
這個主要從兩方面考慮,合同利益和現場實際。一般而言,應該是“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且越早移交越好。因為移交以后,可以減少已方費用,盡早進入缺陷責任期,盡早轉移責任給業(yè)主,也利于盡早結算工程款和質保金。當然,這需要合同部門和監(jiān)理、業(yè)主方面去談判界定。但如果工程項目較小且裁員減料等對己方的效益不很明顯,則可考慮將幾個分部工程合并驗收、移交,這樣就可以減少驗收、移交的費用用并提高效率(包括人情方面)。
六、程式化
第一次驗收是比較難的,所以一定要保證成功率,不許失敗。第一次通過以后,就可以得到一些適用于該項目的程式化的東西,以后的驗收,就比較容易了。程式化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合同和規(guī)范中明確要求的內容必須嚴格執(zhí)行,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七、主持、參加移交驗收的好處
最大的好處說是:質量意識的提高,沒有人愿意給人擦屁股,當你移交驗收的時候,因為前期施工的問題把你搞得惱火萬分的時候,你的質量意識自然就強了。如果不想被后面的人罵,就一定要把現在的活做好。另外,就是水平的提高,尤其在對工程的整體把握上,因為施工的時候,你不可能面面俱到,移交驗收時就可以,那是一次全面檢閱。甚至,往往還會有一些早被人遺忘的陳谷子,爛芝麻,被翻撿出來,重新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