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京東商城似乎站到了風口浪尖,如果用關鍵詞來概括,那么高管變動、上市傳聞、融資風聲、盈利模式、自建物流這些都將入選,而其中高管變動與上市傳聞尤為突出。那么這兩項背后是否暗藏關聯(lián),又是否有其它因素存在?
高管頻變 來多去少
2011年8月1日,曾任百度高級副總裁的沈皓瑜正式加盟京東商城,也拉開了京東高管擴張的序幕。筆者整理出如下表格:

京東高管變動示意圖(和訊科技配圖)
圖表中可以看出,京東去年8月以來共任命6名高管,其中除CFO陳生強曾為京東商城財務副總監(jiān)之外,其余均從外引進。
離職方面,乙壤月與姜海東兩人具體的離職日期并沒有披露。日前還有傳言稱沈皓瑜將離職京東重返百度,但京東官方稱“純屬謠言”。
創(chuàng)始人兼CEO劉強東曾在規(guī)劃京東商城集團核心管理團隊時表示,將設立COO、CTO、CMO、CFO、CHO共五個職位,目前COO、CTO、CMO、CFO均已塵埃落定,僅有CHO依舊空缺。
因何而來 緣何而去
頻頻擴充高管隊伍,最多的猜測是“為上市鋪路”,國際化知高管團隊更容易被資本界認同,甚至有消息稱蕢鶯春加盟即為負責京東上市事宜。
然而劉強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堅稱,頻降高管實為出于集團發(fā)展和戰(zhàn)略的需求,與上市毫無關系,并強調(diào):“京東商城銷售額很快會突破千億規(guī)模,高管到位是公司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并非為了上市做準備,京東2013年之前不會考慮上市,現(xiàn)在沒有可以透露的上市計劃。”
動作頻頻與堅決否定之間疑點重重,然而除了猜忌與辟謠,京東方面透露出來的消息少之又少。
而對于兩位高管離開的原因,互聯(lián)網(wǎng)資深觀察家丁道師在接受和訊科技連線時表示,最大可能性為對戰(zhàn)略發(fā)展的觀點不一致。有報道稱劉強東個人領導風格過強,與高管產(chǎn)生分歧可能性較大。
據(jù)報道,劉強東也曾對高管離職做出表態(tài),稱京東需要新鮮血液,離職一兩名高管屬于正常現(xiàn)象,“一直都是老胳膊老腿的也不行”。
上市疑云 揮之不盡
京東“上市”也許不是高管變動的原因,但也絕非因此次變動而起。
早在2011年9月就有傳聞稱京東將赴美IPO,擬融資50億美元。而最近的一次則為京東商城于上月向美國證監(jiān)會申請上市,數(shù)日后又中止,轉(zhuǎn)而尋求D輪融資。
中間還有一些插曲,例如京東商城5月30日在香港舉行分析師會議,投行人士認為京東此次的推介會是IPO中的“早期階段”,若進展順利將在今年6月提交SEC材料,最早9月IPO;當京東從4月10日起已經(jīng)開始對誤購商品收取上門取件服務運費時,易觀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送認為,京東商城此舉是為了控制成本,為上市做準備,等等。
京東的IPO為何會如此引人關注?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李瑋棟曾分析稱,京東IPO關乎企業(yè)與行業(yè)兩個層面。他表示,“從京東目前的情況來看,天貓、國美、蘇寧步步逼近,京東要在鞏固既有成績下,大幅趕超對手,IPO利大于弊。IPO融資理想,將構(gòu)筑起資本壁壘,一方面方便進行企業(yè)并購、有助于拓展經(jīng)營范圍;另一方面快速布局物流倉儲,將決定行業(yè)未來的競爭格局?!?/p>
然而,除劉強東在微博回應“謠言漫天飛”之外,便是上下口徑完全統(tǒng)一的“京東2013年之前不會考慮上市”。
這一切,似乎只有京東真正IPO之日方可揭曉。
附:文章提及入職及離職高管簡介一覽
沈皓瑜,2007年6月加入百度,任商業(yè)運營副總裁,成功上線鳳巢系統(tǒng)并完成全面切換。2010年1月沈皓瑜晉升百度高級副總裁,后因個人原因離開百度,8月正式加盟京。
王亞卿,曾就讀于上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