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格力公布了2012年的戰(zhàn)略目標,就是格力要實現1000億的銷售。很多人對這個有質疑,但是我認為格力做到1000億絕對不會出問題,道理很簡單,我們只做一個產品,就是空調,這就為做到1000億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沒有其他想法。第二,未來的三年,我們“十二五”末努力實現2000億,這個承諾早了點,但是格力必須要去做。我承諾在“十二五”末的時候,我的利潤達到100億,稅收達到100億,如果這兩個100億都實現的話,我認為格力實現2000億是沒有問題的。
未來三五年,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干部隊伍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是保持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寶貴的條件,所以我們企業(yè)也在抓廉政建設,我們的中層干部只有100多人,也是非常精干的。
自主創(chuàng)新
格力電器是一個專業(yè)化企業(yè),我們能貢獻的就是在技術上要領先于這個行業(yè),為社會的文明發(fā)展帶來變化,這就是我們的一個思想。過去的話我們覺得做的越多越好,我們現在想做成一個國際化品牌,國際化品牌并不是在什么地方建幾個工廠,我理解的國際化,過去是一個量的標準,現在一個好的企業(yè),不僅是本國的消費者喜歡你,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尊重你,才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yè)。
我們是制造業(yè),面對這么多專利被侵犯的事件,我們感觸也很深,我們研發(fā)一個新產品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把專利轉換為生產力,有些企業(yè)輕巧、不付代價地把我們的專利轉換成他們的產品。如果大家都是用這種心態(tài)的話,我們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的轉變需要很漫長的時間,甚至能不能實現轉變都是一個大的問題,所以專利保護是一個大的問題。希望所有的企業(yè)都走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這樣就會逼著我們的企業(yè)向自主創(chuàng)新的領域往前發(fā)展,就可以推動我們整個產業(yè)的升級,專利保護除了企業(yè)本身的需要,也是整個國家技術轉型的需要。
講自主創(chuàng)新,也不是今天才提出研發(fā)自己的技術,其實我們在2000年的時候就做出走自主創(chuàng)新的決定,我們當時帶著簡單的想法去買國外的技術,但是我們想買的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人家就說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我們不可能賣給你們。
這件事反過來想,如果我們和別人合資的話,就買不到人家最先進的技術,買到的只能是別人淘汰的、過時的技術。國家在2005年才開始能效等級的要求,說得不好聽點,過去沒有能效標識要求,我們的空調只會比風扇的功率大一點,有了能效要求,我們的空調必須升級。格力到現在已經有了12年的時間了,有了12年的沉淀,我們可以說格力的技術占到了世界領先的位置。一個好的企業(yè),你像蘋果,為什么全世界都喜歡?因為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在空調智能領域,我們也要有對技術追求的境界,只要我們創(chuàng)造一種技術,就能使別人的生活發(fā)生一次變化。
消費者是裁判
企業(yè)的發(fā)展并不是我自己說了算,而是消費者說了算,我曾經說過消費者是裁判,球踢得好不好,裁判說了算,我覺得企業(yè)做得好不好也是消費者說了算。2006 年,我和第二名的差距在13個億,現在我和第二名的差距達到了250億,我覺得你的勝負取決于消費者,怎么讓消費者判定你就是優(yōu)秀的呢?那就是要提供好的產品。
我們在老生常談一個經營理念的問題,其實一個好的企業(yè),應該有一個誠信的態(tài)度,很多時候都在講消費者是上帝,那你是否將消費者當成上帝了?怎么才把消費者稱之為上帝?企業(yè)就是要腳踏實地,比如說格力堅持走專業(yè)化道路,就是對消費者最好的承諾。當時如果格力去做房地產的話,一個平方能賺到一萬塊錢,而做一臺空調累了半天才賺幾十塊錢。如果格力想要走捷徑,我完全可以投入到地產行業(yè)中,但是我放棄了高利潤的產業(yè),依然為這幾十塊錢去努力去奮斗。大家可能覺得空調這個行業(y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