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閉環(huán),一個與主流操作系統(tǒng)不兼容的系統(tǒng),就這樣“劍走偏鋒”,被做活了。
蘋果巨大的商業(yè)成功以及其封閉性,刺激了開源的安卓系統(tǒng)的推廣,隨后的智能手機廠家(如三星、摩托、宏達電等)開始導入安卓,作為抗衡蘋果的重要手段。
當然,諾基亞并非沒有看到這一點,也曾經組織“開發(fā)者大會”等活動,意圖推進塞班的應用,然而,無論從啟動的時間、投入的力度等,都無法與蘋果相比,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在這樣的危急時刻,也許是面子,也許是其他原因使然,諾基亞始終不能放下塞班,在本來可以發(fā)起“第二次沖鋒”的關鍵時刻,再次讓安卓從手邊溜走。
憑借安卓的助力,三星、HTC在此次智能手機的大革命中成功上位。當諾基亞仍然舍不得拋棄塞班系統(tǒng)的時候,蘋果手機已經開始為人們提供在手機上查股票、查水電費等更加貼近生活必須領域的服務。
這個差距正在越來越遠。
(五)敗筆之五:現(xiàn)代官僚主義害了諾基亞
現(xiàn)代官僚主義最大的特點是規(guī)避風險、抑制創(chuàng)新,使得創(chuàng)新過程緩慢甚至不復存在。在《新諾基亞》一書中,Risku還舉了諾基亞僵化與官僚作風的三個例子:
“在地圖業(yè)務方面,諾基亞花巨資收購Navteq之后,半年沒有舉措,期間,Google 地圖免費了、語音導航免費了,競爭對手們紛紛趕上來?!?/P>
“我有一部E71商務手機,我注意到在手機鎖機狀態(tài)下,會彈出一個對話框,這個框蓋住了提示信息。我問:‘你能把這個弄小5毫米嗎?’他們研究了一下手機代碼然后說,‘我們找不到那行可以將它縮小5毫米的代碼,手機上有2000萬行代碼,找到它是不可能的?!?/P>
“有一天,一個負責 Symbian 用戶體驗的人進來說——舊流程不管用了。所有人都問她新的流程是什么——她沒說。于是 200 多人無所事事地度過了 6 個月?!?/P>
“一個策略提出來,然后延遲,再延遲…直到荒廢”,作為主管創(chuàng)新和概念的部門主管,Risku不無痛心地說。“審批流程很長。這個流程被稱為 ‘地球上最好的審批過程’,因為每個人都能對一個概念發(fā)表看法。我們看到結果就是:競爭者提出了同樣的概念,并且實現(xiàn)的更好?!?/P>
從前面的說明不難看到,諾基亞的官僚和僵化確實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段位”。
按照這樣的現(xiàn)實,筆者推斷,諾基亞在中國已是昨日黃花,不大可能再現(xiàn)昔日的輝煌,即使能再拿出一兩款好機器,可能也難以再回到市場的領導地位,這家“百年老店”正在離創(chuàng)新越來越遠、離潮流越來越遠,能夠占住的,只是手機市場的低端需求。
而一但被鎖定在這個領域,諾基亞將不得不面對中國市場無數(shù)本土品牌和無品牌產品的挑戰(zhàn),論速度、比成本、比手段,諾基亞未必是這些山寨英雄(或者昔日的山寨英雄)的對手,剩下的只有一條路:
我不說,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