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到人的同時,項目部的各個職能部門也要明確責任,實行歸口控制。項目經理和計劃人員要抓好組織措施的落實,控制好工期,增加產值以降低間接成本;技術部門要負責技術措施的落實,提高工效,節(jié)約工料;材料部門要建立各種相關的臺賬,抓好材料的購、驗、儲、管、領、退的工作,使材料的進出處于科學嚴密的監(jiān)控之下,降低直接成本的消耗;機械設備管理部門要保證設備的完好率,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效率,保證機械費用控制在計劃之內;財務人員和經營人員要控制好收支平衡,抓好合同管理,及時提出可行的工程索賠,搞好工程項目的增收節(jié)支,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3. 項目成本計劃實施情況的檢查和分析評估
項目部應定期檢查各部門和各班組的成本計劃執(zhí)行情況,通過對成本目標和實耗數據的不斷對比分析,對項目部各部門和各班組前一施工階段目標成本管理情況做出評價,以分析項目部各部門和各班組對下達的目標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及時發(fā)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確保項目成本時時處于受控狀態(tài),真正實現項目成本從事后反映向事前和事中控制的轉變,保證成本計劃的實現。
首先,成本、效益分析評估和考核的主要依據是:項目部下達的目標計劃成本;項目部相關部門掌握的各類基礎管理資料(臺帳、報表、憑證等);相關部門對該工程項目的過程檢查中形成的檢查結論。其次,成本分析可根據計劃成本和承包成本的數據,繪制月度成本折線圖進行比較,檢查計劃偏差和實際偏差,核算出目標偏差的大小,確認實施成本管理措施的效果;另外再用因果分析圖找出偏差出現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第三,對所有新開工的工程項目都需要實行目標成本管理下的成本分析評估和考核制度。未經成本、效益分析評估和考核的單項工程承包部門或班組,除核發(fā)規(guī)定的責任預發(fā)工資外,不應進行任何形式的其他獎勵。對某一具體的單項工程而言,當核定的施工任務或合同標段劃定的工程內容完成結束(包括工程竣工)后,項目部相關部門應對這一單項工程進行階段性成本、效益分析評估。當分析評估資料完成后,對實現了項目部下達的成本目標和其他經營管理目標的部門或班組,或在施工管理過程檢查中確認其成本處于受控狀態(tài)的部門或班組,應核發(fā)責任預發(fā)工資,對目標成本確有下降的部門或班組應給予特別獎勵,以提高項目部全員的勞動積極性和勞動生產率,爭創(chuàng)更大的效益。
4. 目標成本計劃的修改和調整
雖然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重點和特點是在計劃、實施和檢查控制階段,但管理科學中提出的/0#1循環(huán)必有他的價值所在,我們在完成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性的檢查、考核后,還是應該就上一階段的成本計劃執(zhí)行情況進行評估,對目標成本計劃進行總結、修整,調整成本管理目標計劃不合理的地方和可以進行優(yōu)化的部分,以便提出更好、更高的計劃目標,為下一階段的施工管理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同時也為下一個項目的實施提供可以引以為戒的經驗和成功之路,最大限度地為工程項目爭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