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統計分析在電力建設工程造價管理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既可以從分析發(fā)現問題著手,也可以從已出現的問題著手,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促進電力企業(yè)生產經營正常發(fā)展。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 統計分析 運用
一、統計分析在工程造價管理中運用的重要性
統計分析是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和任務,以統計資料為依據,運用各種統計指標和統計分析方法,對經過加工整理的統計資料進行系統的、科學的分析研究,認識客觀現象的狀態(tài),揭示客觀現象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預測客觀現象前景的活動。統計分析在工程造價管理中運用的重要表現為:統計分析是西方國家制定企業(yè)定額和投標報價的基礎;統計分析是國家及有關部門制定全國統一定額和行業(yè)定額或投標報價的基礎和必要條件;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改革方向是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控制量,放開價”。
二、統計分析在電力企業(y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主要問題
1.統計體制不順暢
現行的“雙重管理”體制模式本身存在人、事管理權分離弊端。由于人、事管理權分離,容易出現統計工作任務與人力,物力等資源不相適應的問題。如各企業(yè)上級機關設有統計機構和專職統計人員,但下屬各基層單位所安排的人力、物力就千差萬別,有的雖然設置了統計機構,但形同虛設,無專人和設施的情況十分普遍;甚至有的基層單位就根本不設專職統計人員,統計工作由打字員等后勤工作人員兼搞。
2.統計數據失真
工程造價管理中經常會出現統計數據失真問題:第一,在無工程變更增加量或價格上漲條件的情況下,出現結算造價大于預算造價或招投標中標價格問題,而導致增大建設方投資的負面影響。第二,在有工程變更增加量或價格上漲條件的情況下,出現結算造價小于預算造價或招投標中標問題,而導致施工方虧損的負面影響。第三,在既有工程變更增加量和減少量或價格有上漲又有下降條件的情況下,出現竣工結算造價同財務結算造價不相符,甲、乙雙方扯皮現象不斷,賬算不清的問題,從而導致雙方虧盈不知的狀況。
3.統計方法滯后
(1)調查體系不完善
近幾年,上級機關對下級基層采集的數據主要是依靠統計報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僅僅依靠統計報表一種方法采取統計信息,是難以適應國家調控和科學決策以及各部門和企業(yè)的需要。
(2)數據處理化程度不高
工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采用的EPRAS軟件,只在上級機關統計機構普及使用,而各基層單位多數沒有使用。就算有使用的,也因這個軟件在各單位使用的版本高低不一,文件格式各不相同,不能實現兼容和資源共享。
三、統計分析在電力工程造價中運用應采取的措施
1.制定一套科學的統計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統計管理手段
要制定一套科學的統計管理制度,工作中要嚴格按制度執(zhí)行,對于違反者要給予一定的處罰;要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來管理統計分析成果,對于數據大、指標多、統計分析復雜的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操作,以實現資源共享和科學決策。
2.建設項目實施階段要抓影響建設項目的核心重點,抓現場管理及收集整理統計資料
首先,不論建設方還是施工方,都要以合同為主線進行統計,全面履行合同,發(fā)現實物量或工程質量嚴重與合同、目標、統計報表不相符的應及時向領導匯報。
其次,加強工程造價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搜集、積累工程造價資料不僅是造價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同時也是統計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通過對已完工程數據資料的積累和數據庫建設,建立統一的收集管理模式,可以為工程造價的動態(tài)管理提供條件,為建設項目投資決策提供信息,為參與市場競爭提供投標報價的依據,使投標報價更快捷,更準確。
3.要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