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神看到我那樣拼命地工作,那樣苦苦思索,神看不過去了,神可憐我,授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這樣來解釋。如果不經歷苦難和挫折,畢業(yè)名校,就職名企,我的人生可能就完全不同了?!?nbsp;
3. 愛你的工作,生命自然精彩
稻盛先生說,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里開始。
稻盛先生大學畢業(yè)后加入了一家日益破敗的“松風工業(yè)”。年輕的同伴都相繼辭職了,否則“在這里干久了,連老婆都討不到”。稻盛先生在辭與留問題也很苦惱,但是,他總是找不到一個必須辭職的充足的理由,所認決定“先埋頭工作”再說。不再發(fā)牢騷,不再說怪話,稻盛先生決定全面、正面、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工作。
為了讓自己安心于松風的工作,稻盛先生想,這樣的研究恐怕大學里也不會有吧,或許全世界也只有我一個人在鉆研。事情也真是奇怪,經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真的就顯得熠熠生輝起來。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不久自己變得積極主動了,喜歡上了這項研究;再后來,就大大超越了喜歡不喜歡的層次,感覺到了這項工作所包含的意義。
在許多人看來,“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把“工作”與“自己”分開,讓兩者保持距離。但是,要從工作中體會生命的精彩,就應該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間的距離,“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兩者密不可分。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產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愛情,事情就很難做得出色。
日本人江本勝曾寫過一本書《水知道答案》,如果一杯清水都知道你內心的愛與憎,一件你親手完成的產品一定也知道你內心的感受。
稻盛先生自己就真的曾經“抱著水管睡覺”?!拔以跔t窯附近溫度適當處躺下,把水管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個通宵我將水管慢慢轉動,用這種干燥方法防止水管變形。”
稻盛先生說,如果有人哀嘆自己沒有能耐,只會“認真地做事”,那么,你應該為你的這種“傻勁”感到自豪。
如果你愛上了你的工作,愛上了你自己制造的產品,一旦出現(xiàn)任何差錯,你憑借直覺就知道問題在哪。稻盛先生將其稱為“產品的哭泣聲”。只要你用心傾聽,你就一定能聽到產品發(fā)出的“切切私語”,你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用心至此,難道還不足以感動神靈嗎?!
我曾自詡為稻盛哲學的研究者,直到拜讀這本《干法》之后,我才真正感悟了稻盛先生的可敬、日本人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