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完成結果進行的全面審核、評價,是成本會計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有:
1)評價企業(yè)生產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
2)評價有關財經紀律和管理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
3)激勵責任中心與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1.3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原則
1.3.1成本最低化原則
施工項目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不斷降低成本,以達到可能實現的目標成本。它絕對不是消極的限制與監(jiān)督,而是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要著眼于成本的事前監(jiān)督、過程控制,在實施過程中經常檢查是否出偏差,以優(yōu)化施工方案,從提高項目的科學管理水平入手達到成本最低化。
1.3.2 全面控制原則
1.3.2.1項目全員控制
成本控制涉及到項目組織中的所有部門、班組和員工的工作,并與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有關。因此應充分調動每個部門、班組和每一個員工控制成本、關心成本的積極性,真正樹立起全員控制的觀念,如果認為成本控制僅是負責預、決算及財務方面的事就片面了。
1.3.2.2項目全過程成本控制
項目成本的發(fā)生涉及到項目的整個周期,項目成本形成的全過程是指從施工準備開始,經施工過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結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隨項目施工的每一階段,如在施工準備階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施工,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減少施工成本支出,并確保工程質量,減少工程返工費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費用。工程驗收移交階段,要及時追加合同價款,辦理工程結算,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終處于有效控制之下。
1.3.3 動態(tài)控制原則
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工進行的一項管理話動,必須樹立事物是運動的觀念,實施動態(tài)控制。動態(tài)控制就是將工、料、機投入到施工過程中,收集成本發(fā)生的實際值,將其與目標值相比較,檢查有無偏離,若無偏差,則繼續(xù)進行,否則要找出具體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在成本控制過程中,要抓住關鍵性問題以及在工程項目中不經常出現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實施“例外”管理。如實際成本支出低于標準成本過多,就是有重要意義的差異,它可能會給后續(xù)工程或作業(yè)帶來不利影響,造成工程質量低,增加維修費用,影響企業(yè)聲譽。
一般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控制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確定成本目標、編制成本計劃、制定成本控制方案,為以后的成本控制做好準備;而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項目盈虧已成定局,即使發(fā)生了錯誤也已來不及糾正。因此全過程控制十分必要和有效。
1.3.4 責、權、利相結合原則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各職能部門、班組以及一線施工人員在肩負成本控制責任的同時,享有成本控制的權利;同時項目部應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成本控制體系,按內部各崗位和作業(yè)層分解成本目標,明確各管理人員和作業(yè)層的成本責任、權限及相互關系。制定嚴格的考核獎罰制度,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實現責權利的有機結合。
1.3.5 開源與節(jié)流相結合原則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其途徑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預算收入兩個方面。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過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進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另一方面,加強合同管理,及時辦理合同外價款式的結算,以提高項目成本管理水平。
1.4成本控制的意義
通過加強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及時調劑處置閑置資產,盤活資產存量,增加盈利;可以使施工企業(yè)重視投入產出全過程,加強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采用目標成本管理劃小核算單位,把對產值、成本和利潤的考核控制與各項目部責任制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高企業(yè)整體效益;也可以推動企業(yè)的產品設計、工藝、質量等技術管理工作,利用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提升企業(yè)形象。
2 施工過程中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內容項目經理圈子
施工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是指工程施工過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觀念滲透到施工技術、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過技術、方法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對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消耗的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jiān)督、調節(jié)和限制,及時糾正將要發(fā)生和已經發(fā)生的偏差,把各項施工費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圍之內。
2.1運用目標管理控制工程成本目標
成本是按單位工程施工圖測算,并根據預期目標確定的,工程利潤按公式:利潤=工程造價-目標成本-稅金。
在確定每個單位工程的最低利潤額后將項目目標進行公開招標,用合同方式代替行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