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結構的構造規(guī)定又遠比國外要求低。
3、3 進行防火防爆設計
建筑消防設計市建筑設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應該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文章從防火分區(qū)和安全疏散兩方面來討論:
3、3、1 建筑的防火分區(qū)問題
《建規(guī)》3、2、1條規(guī)定了廠房的防火分區(qū),其中有一點需要注意,即廠房的防火分區(qū)是和該廠房的耐火等級、最多允許層數及占地面積有關。雖然《建規(guī)》中規(guī)定封閉樓梯間的門為雙向彈簧門就可以了,但做為劃分防火分區(qū)用的封閉樓梯間門至少應設乙級防火門。因為開敞的樓梯間也是開口部位,是火災縱向蔓延的途徑之一,也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qū)計算面積。
3、3、2 安全疏散設計問題
很多大型商業(yè)建筑在消防安全疏散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諸如首層中部疏散樓梯無法直通室外、中庭回廊容易滯留人員、首層疏散距離超過規(guī)范要求等。商業(yè)建筑賣場的疏散距離應執(zhí)行《建規(guī)》中5、3、8第三款(不論采用任何形式的樓梯間,房間內最遠一點到房門的距離不應超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從房門到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的規(guī)定,即22m,如再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其疏散距離再增加25%,為27.5m。但如果在商業(yè)建筑的賣場每家店鋪均設有到頂的隔斷墻,并設有安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兩側的隔墻耐火極限≥lh(非燃材料),房間隔墻耐火極限t>0.5h(非燃材料),則房間門通過安全疏散通道到疏散出口的距離適用40m和22m的規(guī)定等等。
3、4 考慮建筑結構的耐久性
結構耐久性不足已成為最現實的一個安全問題。現在有這樣的傾向:設計中考慮強度多而考慮耐久性少,重視強度極限狀態(tài)而不重視使用極限狀態(tài)。重視新建筑的建造而不重視舊建筑的維護。所謂“安全”,包括保證人員財產不受損失和保證結構功能的正常運行,以及保證結構有修復的可能,即所謂的“強度”、“功能”和“可修復”三原則。
我國土建結構的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重點放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強度要求,而對環(huán)境因素作用(如干渴、凍融等大氣侵蝕以及工程周圍水、土中有害化學介質侵蝕)下的耐久性要求則相對考慮較少。混凝土結構因鋼筋銹蝕或混凝土腐蝕導致的結構安全事故,其嚴重程度已遠大于因結構構件承載力安全水準設置偏低所帶來的危害。所以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格外重視。
4 結語
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不能片面地追求建筑技術與建筑藝術“完美”的結合和“最大”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結構設計人員應針對具體工程特點,選用合理的規(guī)范規(guī)定、考慮結構的耐久性、安全度等,還要從結構的體系、構造、材料選擇設計以及施工和使用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保證結構的安全性,同時還應與結構設計、給排水等專業(yè)設計相結合,最終達到滿足結構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龔楚湘,張華,龔漢個,從結構設計角度淺析建筑設計質量的不安全因素[J],建筑與結構,2000,(11):29-30
[2]王蕾,張艷,淺談結構設計的安全問題[J],黑龍江紡織,2006,(12)140-41
[3]黃曉鶯,關于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度的探討[J],工業(yè)建筑,200l,(10):19-20,77
[4]鄭峰,建筑設計必須與結構設計相結合[J],科技信息,2008,(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