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由于商品經濟不夠發(fā)達,長期以來長官意志、人情觀念代替了法制,在工程建設行業(yè)也沒有樹立合同的權威性。建立以合同管理為核心的項目管理體系,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我們應該注重對合同體系的研究,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合同管理體系。這篇文章擬從某體育場建設的實例出發(fā),探討如何把體育場建設的合同管理結合到P3E/C軟件的使用上來,更好的以信息技術提高我們的項目管理水平,走出有中國特色的工程管理的道路。
[關鍵詞] 工程合同 項目管理 合同管理
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對工程合同的具體管理任務一般由工程師即專業(yè)人士完成。在國際上通行的標準合同文本中,對工程師在合同管理中的地位均有具體規(guī)定,如FIDIC條款。這些具有豐富的工程合同管理經驗的工程師,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比業(yè)主更能有效、科學地進行工程合同管理,有利于工程合同全面、正確地履行。對于我們這種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人們的法制意識與合同意識是極為淡漠的,當前研究項目管理,就不得不研究合同,研究如何制定與執(zhí)行合同。
合同管理之所以沒有列入美國項目管理協會的PMI管理手冊,并不是合同管理不重要,而是合同管理已經成為了發(fā)達國家經濟建設的基礎, FIDIC條款的每一條,都是必須落實到合同中去的,按合同文字說話早已成為美國以及其他發(fā)達國家的習慣。而我國由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長期以來長官意志、人情觀念代替了法制,在工程建設行業(yè)也沒有樹立合同的權威性。
因此,建立以合同管理為核心的項目管理體系,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我們應該注重對合同體系的研究,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合同管理體系。本文擬從某體育場建設的實例出發(fā),探討如何把體育場建設的合同管理結合到P3E/C軟件的使用上來,更好的以信息技術提高我們的項目管理水平,走出有中國特色的工程管理的道路。
一、 合同管理與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安全控制的關系
對于任何一份合同,都必須提出明確的質量要求、進度要求及工程款的支付辦法,這就是提出工程的目標。如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必須明確提出要求施工達到的質量等級,如應該達到長城杯的要求;工程進度的目標是在何時完工等;工程造價控制在多少萬元內;不發(fā)生安全事故等。
在我國的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的教材里,把監(jiān)理工程師對施工現場的管理歸納成“三控兩管一協調”,其中“三控”指的就是質量控制、投資控制和進度控制,而“兩管”指的就是合同管理與信息管理?,F在看來,應該改為“四控兩管一協調”,即增加對安全的控制。而合同管理是質量、進度、投資與安全控制所必須具備的手段。參加工程建設的各方人員,必須事先簽訂合同,明確各方的責、權、利關系。無論是項目的業(yè)主、咨詢公司,還是設計人員、施工人員、材料設備供應商,通過合同的聯系,從而保證了各自的利益與項目管理的成功緊緊聯系在一起。在商品經濟的社會里,任何人都必須重合同講信譽,只有一切從合同出發(fā),才能保證項目建設的取得成功。
在合同制訂前,業(yè)主一般通過招投標,尋找出價格合理、質量優(yōu)良的合作伙伴,經過合同談判,確定合同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而在合同的執(zhí)行過程中,雙方就必須嚴格執(zhí)行合同條款的規(guī)定,如在合同的執(zhí)行中存在矛盾,就應該積極與對方協調,力爭達成補充協議,而一旦無法協調成功,就應該通過索賠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作為建設業(yè)主某體育場建設有限公司,在工作開展的初期,應該首先選擇好采用何種合同體系。對于某體育場這種大型建設項目來說,面臨的建設任務是極其復雜的,它不僅有設計上的國外設計單位與國內設計單位的配合,也有新型結構與材料在工程上的應用問題,設計圖紙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