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加入讓TikTok收購案變得更加復雜。8月18日,據(jù)《金融時報》報道,甲骨文正在就收購TikTok四個國家業(yè)務進行談判,并且在最近幾天有所加快。
和同樣傳出加入收購團隊的黑石不同,甲骨文是微軟在主業(yè)務的競爭對手。而甲骨文的入局,讓事態(tài)更為復雜化。
對于微軟而言,這場收購從一開始就顯得困難重重。和微軟決心收購TikTok美國業(yè)務相比,微軟的員工并不看好這項收購。
8月11日,據(jù)外媒報道,微軟公司內部的一項調查顯示,63%的員工反對微軟收購TikTok。部分員工表示,在美國政府脅迫TikTok的情況下,微軟尋求該交易“不道德”,將讓其信譽受損。
除了員工的反對意見,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在8月10日接受外媒采訪時,也表示微軟收購TikTok的部分業(yè)務不會容易。
但從微軟官方聲明看,微軟在8月2日確認了公司正在與字節(jié)跳動探討收購,并且表示微軟CEO已和總統(tǒng)特朗普進行了對話。這意味著,微軟將持續(xù)推進這一收購。
不過,為什么是以軟件服務以及云計算業(yè)務為主的微軟來收購TikTok美國業(yè)務?
微軟的社交野心
對于微軟而言,收購TikTok部分業(yè)務是實現(xiàn)其社交野心的機會。
除了軟件以及云計算業(yè)務,微軟一直試圖進入社交軟件領域,服務C端用戶。
自建社交應用上,在1997年,微軟曾推出過知名度較高的實時通信產品MSN Messenger,但隨著其他社交應用的崛起,MSN Messenger不得不退出市場。
2013年3月,微軟公司在除中國內地之外的全球范圍內關閉了實時通信軟件MSN Messenger。2014年10月,MSN Messenger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此后,微軟不斷嘗試推出新的社交應用。
2012年,微軟推出了學生和社交網絡So.cl,但在2017年3月宣布So.cl關閉。隨后在2017年微軟又推出了以組織活動為主的iMessage應用Who‘s In,但依然沒有成果。
在打造社交應用受挫的同時,微軟也在嘗試收購。
2011年5月,微軟以8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實時通信產品Skype。2012年6月,微軟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企業(yè)社交網絡服務商Yammer。
2016年6月,微軟宣布以262億美元收購職業(yè)社交網站LinkedIn(領英)。這一交易被不少分析師認為是失敗的。根據(jù)研究機構eMarketer統(tǒng)計,領英在美國市場的用戶增長逐年下滑。2018年,領英在美國市場的用戶增長率為12.1%,2019年這一數(shù)字為8.8%,到了2020年eMarketer預估用戶增幅下滑至6.2%。
除了社交應用,微軟在內容業(yè)務的空白也被分析師推測其會收購流媒體平臺。
2018年,美國媒體分析師PorterBibb預測微軟或許會試圖收購Netflix,以進入流媒體行業(yè)。
雖然這一猜測最后并未成真,但微軟確實缺少泛娛樂化的內容業(yè)務。
既帶有社交屬性又生產內容的TikTok,對于微軟而言是彌補了自身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