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繼續(xù)發(fā)揮創(chuàng)業(yè)的余熱。而馮鑫自去年因為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占罪被批準逮捕后,就再也沒有公開的消息了。
在暴風和樂視的創(chuàng)業(yè)史上,除了互聯網視頻,互聯網電視也值得一提。2013年起,互聯網電視產品在市場上掀起了一陣熱潮,很多沒有實體產業(yè)背景的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此階段的電視市場迎來了品牌大爆發(fā)階段,業(yè)內也將這些互聯網電視稱為“攪局者”,樂視和暴風就在其中。
公開數據顯示,2014-2016年,樂視電視銷量分別達到了150萬臺、300萬臺和600萬臺,銷售數據直逼一線陣營。憑借著暴風影音曾經的影響力,暴風電視在一段時間內也備受關注。
2015-2016年是互聯網電視各品牌斗爭最嚴重的時期,肩負代工費、版權費等各種成本的互聯網電視廠商們,開始了一輪輪惡性競爭,55英寸電視2000多元,“你賣電視送會員,我賣會員送電視”,賣一臺賠一臺的現象在市場中已經成為了常態(tài)。
由于無法承受虧本的現實,2017年開始,互聯網電視開始沒落,逐漸在市場上失去了聲音,這其中就包括看尚、微鯨等品牌。至于暴風,其智能電視彷佛只是出名了一段時間,在銷量上完全無法跟樂視相比,暴風TV早在2016年就虧損了3.58億元。
2018年馮鑫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目標是2018年暴風TV賣出200萬臺,到2019年就能進入大規(guī)模盈利的狀態(tài)。但根據暴風集團公告,暴風智能電視2018年銷量只有約70萬臺。馮鑫還曾自信地表示:“暴風TV在2019年可以進入盈利期,2020年和2021年有10億-20億元利潤的期望值?!钡聦嵶罱K并未如他所愿。
電視市場的不同軌跡
雖然過去有著相似的命運,同時也都已脫離原公司的控制,但如今樂視電視和暴風TV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2018年9月,融創(chuàng)旗下的天津嘉睿成為樂融致新(樂視電視主體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今年6月,該公司又以約1.3137億元的價格競拍下樂視網包含“樂視TV”“樂視TV超級電視”在內的1354項商標專用權,至此,樂視電視幾乎完全成為融創(chuàng)旗下的資產。
產經觀察家丁少將認為,樂視電視雖然不復往日輝煌,但仍有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畢竟有一定的品牌基礎,還有融創(chuàng)的資源背書。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樂視電視這兩年一直不斷有新品上市,今年還開啟了2020年“4·14樂迷節(jié)”,經營并沒有受到太大波及。
在闡述樂視電視的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時,樂視電視市場部高級總監(jiān)吳國平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樂視電視會持續(xù)在低價和用戶體驗上尋找平衡。
相較之下,去年7月,暴風集團失去對暴風智能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和實際控制權后,暴風TV就在市場上失去了蹤跡,2019年底,風行網宣布獨家代運營暴風TV系統(tǒng)、內容服務、廣告業(yè)務。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嘗試登錄暴風TV官網、暴風TV官方旗艦店和暴風商城,但這幾個網站都已經打不開,在京東、淘寶等平臺搜索“暴風電視”也只剩下配件產品,沒有電視在售。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指出,暴風TV早已停售,沒有任何前景可言,即便風行網的風行電視做了好幾年,到現在也是無聲無息,在彩電市場上沒有任何地位,風行接手暴風的廣告系統(tǒng),只不過是看中暴風之前的軟件和系統(tǒng)資源廣告平臺。
至于互聯網電視行業(yè)的未來,丁少將并不太看好?!盎ヂ摼W電視企業(yè)在最鼎盛的時候,也不是電視行業(yè)的主流,未來也不會成為行業(yè)主流,但融合互聯網思維的電視企業(yè)會成為行業(yè)主導力量。”
梁振鵬則認為,未來互聯網電視應該還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因為從華為、榮耀不斷進入彩電領域,還有一些手機品牌推出互聯網電視來看,這個行業(yè)還有比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但也預示著未來的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