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并決定調低廣州一處在售樓盤的價格。
不久后的12月13日,王石參加清華大學的一場活動,有記者問:“樓市拐點是否出現了?”王石回答說:“我認可你關于‘拐點論’的說法?!?/span>
此言一出,輿論嘩然。“拐點論”就此將萬科卷入了一場風波之中。
最初的猛烈回應來自被動了奶酪的地產圈,不少開發(fā)商大罵王石“胡說八道”。在之后的半年里,不少城市開發(fā)商抱團,“孤立”萬科。一些曾與王石相熟的圈內朋友,也在公開場合指責王石。
另一層壓力,則來自各地方政府與業(yè)主。因為樓盤降價,許多已經買了萬科房子的業(yè)主,沖進售樓處抗議。同時,在幾個重點城市,政府派出調查組,進駐萬科查稅、查賬。
“‘拐點論’一出,我就感覺到公司的生存危機了?!蓖跏瘜Α吨袊侣勚芸分毖裕斑@件事對我和萬科的沖擊很大,我因此一度認為,中國沒有契約精神?!?/span>
王石的這個觀點,一直到他去哈佛大學上了普鳴教授的課之后,才有所改變。
“中國古代的地契買賣,也是契約精神?!蓖跏J為,中國與西方的區(qū)別在于,一是保人制,二是同情弱者原則。
若將這一思考融入經營,王石提出的可能性是,不再公開降價,而是利用各種節(jié)日、用優(yōu)惠策略進行促銷。“這樣既不違背現代契約精神,又尊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span>
對于王石和萬科而言,2008年是多事之年。“拐點論”尚且余波未平,緊接著又襲來“捐款門”事件。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fā)生8級大地震。當晚,萬科集團總部捐款200萬元。
兩天后,一位網友在博客上給王石留言:“才200萬,太失望了!萬科在我心中的形象大減!”15日凌晨,王石發(fā)布一篇博客大致表達了三個觀點:認為萬科捐款200萬元是合適的;認為賑災慈善活動應作為企業(yè)常態(tài),應可持續(xù)而不成為負擔;提示每次募捐時,內部普通員工的捐款以十元為限。
王石沒有想到的是,這篇博客會引發(fā)一場軒然大波,強烈的批評、質疑和謾罵漫天涌來,釀成了萬科史上最大的一次輿論危機。
2008年5月21日,仍處在輿論風暴中心的王石參加了一檔電視訪談節(jié)目。在沒有任何的預示下,主持人突然說,“王總,如果有個機會讓你向觀眾道歉,你介不介意?”
王石當時一愣,但感到了對方的善意。隨即,他避開帖子本身的內容,說了兩句話:第一,因為我的幾句話,使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帖子上,影響了抗震救災精力的投入;第二,這個帖子給投資者和消費者造成困惑,給管理層和員工造成壓力,這些都是負面的影響。為此,我無條件道歉。
“這很戲劇性。就在一念之間?!蓖跏嬖V《中國新聞周刊》,在那次采訪的前一天,跟拍王石紀錄片的攝影師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但他給出的回答是“根本不考慮道歉”。
在訪談節(jié)目中“無條件道歉”之后,王石也在當年6月的臨時股東大會上當眾道歉。
對于王石和萬科,被“拐點論”和“捐款門”裹挾的2008年無疑是艱難的一年。
“2008年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我的很多人生重大轉變也從那一年開始?!蓖跏颉吨袊侣勚芸诽寡裕瓿醯摹肮拯c論”和之后的“捐款門”,第一次讓他重新認識到自己在這個社會的位置,“這樣的處境,第一次讓我感到很孤立,萬科很孤立”。
至暗時刻,王石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這時,王石開始反思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