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應用權限和用戶協(xié)議或隱私政策的習慣
2.從閱讀程度上看,選擇“大概閱讀”的受訪者最多。
根據調查結果,在占比73.8%曾閱讀過應用權限和用戶協(xié)議或隱私政策的受訪者中,能夠認真閱讀完應用權限和用戶協(xié)議或隱私政策文字說明的受訪者僅占26.7%,不到三成;將近四成的受訪者會大概閱讀有關政策,占比最高;約20.0%的受訪者會選擇閱讀重點章節(jié)說明;還有部分受訪者會在使用過程中偶爾查看應用權限和用戶協(xié)議或隱私政策文字說明。

閱讀應用權限和用戶協(xié)議或隱私政策的程度
3.“不授權就沒法用”是受訪者“從不閱讀”的最主要原因。
根據調查結果,在占比26.2%從不閱讀應用權限和用戶協(xié)議或隱私政策的受訪者中,選擇從不閱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授權就沒法用,只能被迫接受,占61.2%。還有22.2%的受訪者是出于對App運營商的信任,16.6%受訪者認為App用戶協(xié)議內容都大同小異。

從不閱讀應用權限和用戶協(xié)議/隱私政策的原因
(七)超六成受訪者采取填寫部分個人信息措施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根據調查結果,受訪者在使用App時主要通過只填寫一部分個人信息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占67.2%。其他選擇關閉個性化服務(如定位)的有32.7%,拒絕軟件訪問權限有29.5%,安裝相關防護軟件有24.6%,注冊時使用部分虛假的信息有18.0%,有4.9%的受訪者表示“不在意”。

個人信息保護措施
(八)App要求獲取的權限主要是獲取位置信息和訪問聯(lián)系人
根據調查結果,讀取位置信息權限和訪問聯(lián)系人權限是安裝和使用手機APP時遇到情況最多的,分別占86.8%和62.3%。受訪者被要求讀取通話記錄權限(47.5%)、讀取短信記錄權限(39.3%)、打開攝像頭權限(39.3%)、話筒錄音權限(24.6%)的比例也相對較高。

安裝和使用手機APP需要獲取的權限
(九)近七成受訪者認為手機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況下獲取用戶隱私權限
根據調查結果,手機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況下獲取用戶隱私權限的情況比較嚴重,67.2%的受訪者遇到這種情況,僅有32.8%的受訪者沒有遇到過。

使用手機APP時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況下是否獲取用戶隱私權限
(十)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手機App采集個人信息的原因是推銷廣告
根據調查結果,受訪者認為推銷廣告是手機App采集個人信息的最主要原因,占77.0%。選擇其他原因的還有,販賣和交換個人信息占45.9%,挖掘用戶使用習慣、提供更好服務占42.6%,詐騙竊取活動占24.6%。

手機App采集個人信息的原因
(十一)手機App出現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安全意識淡薄和監(jiān)管不到位
根據調查結果,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意識淡薄和相關監(jiān)管不到位是受訪者認為手機App出現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比例分別為64.0%和57.3%。相關法律不完善(39.3%),取證難、維權成本高(24.6%),維權意識不強(19.6%),行業(yè)缺乏自律(18.0%)也是導致手機App出現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

手機APP出現個人安全問題的原因
(十二)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手機App在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方面需要加強
根據調查結果,受訪者認為當前手機App在用戶個人信息方面需要加強,有62.3%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有必要,23.0%有必要,占比超過調查總樣本的八成。認為不需要、沒有必要、完全沒必要的
項目經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