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當年希特勒的坦克閃電般沖進俄羅斯腹地時,漫山遍野的蘇聯(lián)紅軍舉起白旗,卻發(fā)現(xiàn)沒有人來接受他們投降:坦克還在頭也不回地往前沖。
四年前,巴西世界杯半決賽,冷酷無情的德國人就是這樣制造了7:1的“米內(nèi)羅慘 案”,成為五星巴西足球史上最恥辱的痛。
德國人的字典里,沒有“差不多就行了”這幾個字。
我并不是德國球迷,這么寫,也不是因為德國是衛(wèi)冕冠軍,再說了,前兩天小組賽第一輪,德國還爆冷0:1輸給了墨西哥。
可是我身邊的德國球迷呢,相比同樣開局不順的其它球迷,大多對此保持淡定,他們的底氣,還是信任自己的德國隊,永遠會拼到最后一口氣。
如果,我們把這些水平差不多的球隊,看做一個個的職場人,那么有一項必須完成的工作,你會交給誰?
反正,我會交給德國。
如果你自己創(chuàng)業(yè),準備在幾個朋友里面挑一個來合伙,你會選擇誰?
我當然還會選擇德國。
并不是因為他們從不犯錯,而是每一次,那個總能從自己的失敗中重新站起來,那個無論遇到何種困難,都像戰(zhàn)車一般碾壓過去的人,會給我一種“交給他,我放心”的感覺。
這種感覺,不是光嘴巴上說說,而是一種氣質(zhì),一種心氣。
是把交辦的事情做到極致的好,是條件缺失的時候,創(chuàng)造條件完成任務(wù),是明知道已經(jīng)大局已定了,依然咬緊牙關(guān)就是要逆天改命,死磕再死磕。
我覺得,所有的競爭,拼到底還是拼最后一口氣。
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