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360商城取代之前的奇酷網悄然上線了, 360商城用的是360.com下面的二級域名mall.360.com。而360.com是周鴻祎在年初花了1個億買回來的,360商城是360.com下面第一個使用二級域名的業(yè)務板塊,主要是銷售360的智能硬件產品。這件事情總的來看似乎不大,但相信有些廠商看了之后心里會咯噔一下,例如小米。
為什么華為建了商城小米不怕,聯(lián)想建了商城小米也不怕,360建了商城小米就得犯嘀咕呢?小米是靠什么起家的大家都知道,小米到目前為止其實也沒出過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產品,但唯有社區(qū)電商是小米從一開始就做對了的一件事。直到現(xiàn)在,雖然小米手機天貓京東還有線下運營商渠道到處都鋪,但小米還是聲稱自己的官網才是最大的銷售源,可見其重要性。
社區(qū)電商是一種1.0時代的東西,屌絲起家都靠這個,因為沒錢去上京東,也沒錢去做推廣,只能靠營造一個封閉的氛圍來把用戶黏住,然后在里面賣東西,搞售后,接受反饋,熬雞湯,組織活動happy。最近幾年,大家才了解到社區(qū)電商的諸多好處,推廣省錢,與用戶距離近,用戶粘性好,容易發(fā)展粉絲經濟。有粉絲的企業(yè)是強大的,沒粉絲的企業(yè)再強大也是脆弱的。360商城的目的,正在于此。
雷軍和周鴻祎都是第一代互聯(lián)網人,深知其中奧妙,知道把用戶抓在手里有多么重要。他們才不會像其他廠商一樣一上來就熱衷于到處尋找渠道出貨,打鐵還得自身硬,自己先有很強的出貨渠道,才能再去開拓別的渠道,于是有了自己的商城。手機廠商建一個在線商城很容易,做好就難了,不但要精通流量運營,最好自己也要有流量源,還要精通用戶運營,與用戶打成一片,光擺幾個手機在網上賣賣就不管了,實在是離在線商城的初衷太遠。
雷軍在創(chuàng)建小米的時候,條件不比現(xiàn)在的周鴻祎強到哪里去。他自己有金山,有米聊,但可惜都不是比較強的流量源,雷軍并沒有做過頂尖的產品,尤其是不管做卓越還是后來的金山,這些產品都沒機會接觸海量用戶。周鴻祎現(xiàn)在擁有的條件,則比當時的雷軍優(yōu)越很多,360有幾個億用戶,粉絲眾多,周鴻祎首先是懂用戶運營的,其次他還有一個令人生畏的流量武器,那就是360搜索。用搜索出去爭霸不容易,但養(yǎng)大一個360商城還是綽綽有余的。
大多數(shù)在線商城別管做得再漂亮都不頂用,缺乏運營能力,只能是擺設,所以小米不怕。但如果有一個比自己條件還好,資源更多,更懂用戶和流量運營的人,順著自己的路數(shù)往前走,并且還能不停搞出創(chuàng)新式打法,小米還能那么淡然處之么?雷軍真正的對手已經逼上來了,這個人就是周鴻祎。
360商城原則上和小米商城差不多,都是賣東西,都有社區(qū),都搞活動。但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的,首先是定位。之前的奇酷網定位就太窄了一些,搞搞硬件試用,賣賣手機等,但大家的第一印象還是認為這里只出售還未上市的奇酷手機,在此之前出售一些酷派的大神手機。其實奇酷網里面還有不少360出產的智能硬件產品,奇酷網這個名字,實質上阻礙了用戶的認知,因此最終改成360商城。
360商城不光賣手機,還賣智能硬件產品如行車記錄儀,兒童手表,智能攝像機,隨身wifi等。更有意思的是,這里不光賣自己的智能硬件,還賣別人的。這里面就涉及到一個定位問題了,小米商城的定位就是自己的獨立電商平臺,只賣自己的產品,360商城的定位是智能硬件聚合平臺,理論上所有的智能硬件都能拿到這里來賣。從購買到支付,再到評測、售后與互動,是一站式服務的模式。
周鴻祎做事情倒是不保守,習慣于帶著別人一起玩,人多力量大嘛。在自身實力還比較小的情況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