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光棍節(jié)期間,阿里巴巴老板馬云感謝中國“敗家的女人們”釋放的巨大購買力,“我沒看到數(shù)據(jù),但可以保證很多女人是為孩子、為老公、為爸媽買的……女人比男人考慮別人多多了?!?/span>
馬只說對了一部分。在中國,女人給別人買東西的動機其實未必是因體貼,而是出于內疚。根據(jù)經濟學家情報社的一個新報告,受訪的中國女性中,67%稱感到自己過于放縱(購物)時會給孩子和家人買些東西。報告稱:至少在網上,許多亞洲女性似乎并不符合大家印象中的無私、顧家形象。該報告調查了大中華區(qū)、印度、新加坡、日韓的5500名女性購物者。多達3/4中國女性表示網購主要是為自己買東西,這遠高于亞洲62%的平均水平。
某電商副總裁托尼·馮表示,這表明“中國女性事實上更獨立,進入了一種新型家庭關系?!睂Ρ姸喙緛碚f,這意味著營銷和廣告須對準中國女性作為獨立個體和家庭成員的雙重身份。在中國,女性購物者怎么想,越來越成為一個關乎電商企業(yè)增長、甚至生存的問題。在上述電商公司,女性顧客逾80%,貢獻了90%的銷量。
相比亞洲其他地方,中國女性的經濟獨立程度最高,從而令其成為特別有錢的顧客。76%的受訪中國大陸女性擁有自己的銀行賬戶,62%認為自己屬于家中“共同掙面包的人”——兩項均比亞洲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中國市場研究集團副主管詹姆斯·羅伊說:“中國女性購買力巨大,掙錢能力和收入水平常常不遜于男性,且越來越熱衷于網購。”(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