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滴滴、快的打車又開始新一輪博弈,打車券金額高達七八元,為此不少乘客感到驚喜,也讓司機動起了腦筋,最近竟然互扮乘客相互刷單。據(jù)悉,最近,滴滴山東分部平均一天封二三十個賬號。
最近,很多打車軟件用戶發(fā)現(xiàn)自己搶到的打車券金額很是驚喜,前兩個月大都只能搶到一兩塊錢,三塊錢就算多的。近一個星期,打車券從1元到6元、8元不等,而且6元、7元的比例很高,有的用戶還搶到過12元的代金券。據(jù)悉,本月9日,滴滴打車宣布獲得7億美元融資,與快的兩家再掀燒錢大戰(zhàn),在這新一輪搶奪客戶大戰(zhàn)中,記者發(fā)現(xiàn)省城有些滴滴司機利用其中漏洞成為“職業(yè)刷單人”。
滴滴獲得7億美元融資后繼續(xù)投入資金培養(yǎng)用戶移動出行的習慣,也就是會繼續(xù)加大對用戶的補貼,無論司機還是乘客,只要是滴滴用戶都可以獲得金額不定的打車代金券,但這些代金券都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記者發(fā)現(xiàn)有些司機利用滴滴存在的漏洞私下套現(xiàn)。
一位出租車司機向記者透露,現(xiàn)在在他們同事中有的司機是自己去刷單,他們自己有兩款手機,一個去下單做乘客,一個作為司機接單。還有的同事是乘客上了車之后,因為自己的優(yōu)惠券快過期了就主動和他們商量共同刷單。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兩個司機之間司機甲有6元的優(yōu)惠券,他以乘客的身份去打司機乙的出租車,以起步價9元為例,他只需要付給司機乙3元,但司機乙會返還他9元的車費,這樣算起來,司機甲就可以在不費力的情況下凈賺6元.
針對該問題,滴滴打車濟南地區(qū)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司機的這種行為屬于惡意刷單。我們花了比較大的成本補貼資金讓他們提高搶單的積極性,會有一些任務獎勵。為了鼓勵乘客使用我們的平臺,會給乘客一些打車券,但是有一部分司機想通過作弊的手段獲得額外的利益,我們會有專門的團隊來負責識別和打擊這部分作弊的用戶。一旦查實就會對其進行封號處理。(記者孫姮實習生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