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威力,不得不讓銀行迅速做出應對之舉。
昨日(2月19日),有中國銀行(2.61, -0.02, -0.76%)人士在微信朋友圈發(fā)消息稱,中國銀行成立中銀“活期寶”,上線首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為6.758%。另有民生銀行(7.80,-0.20, -2.50%)相關人士透露,該行的“如意寶”也即將上線,內測七日年化收益率為6.7%。
央行[微博]統計顯示,2014年1月份的人民幣存款罕見地減少9402億元,而去年同期該數據為凈增長7499億元。銀行業(yè)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互聯網金融產品大熱是促使銀行“存款搬家”的直接原因。
近日,不少銀行傳出消息,上線或準備上線類似的貨幣基金產品反擊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收益率水平也相差無幾。這種競爭帶來的結果是投資者可以有更多選擇,且收益率遠高于活期存款。
銀行出招反擊/
面對不斷流失的存款,以及各種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不斷增長的資金規(guī)模,各銀行開始出招反擊,推出流動性高、收益率堪比互聯網產品的各種銀行“寶”。
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平安銀行(11.76, -0.24, -2.00%)旗下的理財產品 “平安盈”就已悄然上線,首期合作方為南方基金,投資標的為南方現金增利貨幣基金。2014年開年,交通銀行(3.90, -0.02, -0.51%)先后攜手交銀施羅德與易方達基金[微博]推出了“貨幣基金實時提現”業(yè)務。
隨后,工商銀行(3.44, -0.04, -1.15%)攜手工銀瑞信[微博]推出了一款“工銀薪金寶”業(yè)務。據了解,“工銀薪金寶”是專為工行客戶定制的現金管理工具。對比傳統型的貨幣基金和理財產品,該業(yè)務的認購金額起點為100元,并在工行渠道內可實現資金“T+1”到賬。
昨日,有中國銀行人士在微信朋友圈發(fā)消息稱,中國銀行成立中銀“活期寶”,上線首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為6.758%。另有民生銀行相關人士透露,該行的“如意寶”也即將上線,內測七日年化收益率為6.7%。
此外有消息稱,建行也正在籌備代銷渠道T+0業(yè)務的上線,另有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在與易方達、廣發(fā)等基金公司接觸。不難看出,銀行正面迎擊互聯網金融各種“寶”的大幕已經拉開。
新產品提高銀行資金成本/
銀行推出的新產品讓一些對互聯網缺乏信任的投資者很是喜歡。據了解,昨日上午,中國銀行網銀和中銀基金的“活期寶”相關網頁一度癱瘓。
不過,與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大力宣傳不同,銀行推出的各類“寶”似乎宣傳力度不夠。
銀行業(yè)人士分析,這實際上是因為銀行在類似產品的推廣上存在兩難的境況:一方面,如果銀行對互聯網產品的增長無動于衷,那么將眼看著客戶和存款的流失,盡管資金最終沒有流出銀行體系,但卻從活期存款變成了協議存款,銀行的負債成本已不能與以往同日而語;另一方面,銀行如果大力推廣自己的高收益新產品,那么客戶都會將其活期存款購買這些產品,這將直接導致銀行的活期存款減少,變相提高了銀行的資金成本。
“互聯網產品的主要對象還是年輕人,但還有很多中老年客戶對這些產品還不了解或者不信任,如果銀行大力宣傳,那所有客戶都不存活期了,銀行成本肯定上升?!背啥寄彻煞葜沏y行人士向記者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