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瓶裝水標準5年未按要求修訂
瓶(桶)裝飲用水標準差異
國家標準(2008年修訂)
總砷(As)/(mg/L)≤0.01
鎘(Cd)/(mg/L)≤0.005
溴酸鹽/(μg/L)≤10
浙江省標準(2002年制定,2005年修改)
總砷(As)/(mg/L)≤0.05
鎘(Cd)/(mg/L)≤0.01
沒有溴酸鹽指標要求
早報記者 仇鋒平
農夫山泉“標準門”還在持續(xù),這家企業(yè)被指在外省生產、銷售的瓶裝天然水執(zhí)行其總部所在地浙江省的地方標準(DB33/383-2005),而該標準中,總砷、鎘限量等指標遠低于《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以及2008年修訂后的《瓶(桶)裝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19298-2003)》等國家標準,有的指標甚至放寬5倍。
2008年1月、9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曾兩次就《瓶(桶)裝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發(fā)布修改單,要求修訂部分指標,如“總砷(As)/(mg/L)”由“≤0.05”改為“≤0.01”,“鎘(Cd)/(mg/L)”由“≤0.01”改為“≤0.005”;增加了“溴酸鹽/(μg/L)≤10”。而早報記者比對目前仍在執(zhí)行的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的地方標準(DB33/383-2005),發(fā)現(xiàn)其總砷要求依然為≤0.05,鎘≤0.01,沒有溴酸鹽指標要求。
國家標準委發(fā)出修改單至今已5年,為什么浙江的地方標準一直未按要求修訂?早報記者了解到,那時正值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職能調整,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管理由衛(wèi)生部門負責,考慮到地標修改要經歷一系列流程,浙江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就沒有啟動,而是形成材料移交衛(wèi)生部門。
浙江省衛(wèi)生廳食安處人士則表示,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的地方標準(DB33/383-2005)已納入修訂計劃,目前處于修訂程序,預計年底前可完成,但未透露修訂何時開始、目前所處階段。
在一份通稿中,浙江省衛(wèi)生廳稱:根據(jù)體制調整,開展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立項建議征集、標準起草及審評等工作,目前已有17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立項,7個地方標準草案進行評審;還開展了202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清理。
核心是砷、鎘含量
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地方標準于2002年由省質監(jiān)局組織立項制定,國家《瓶(桶)裝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19298-2003)》出臺后,浙江省于2005年據(jù)此作了修改,形成了DB33/383-2005,農夫山泉參與起草了這一標準。
在我國,飲用水包括生活飲用水和包裝飲用水。前者指供居民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對應《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是最基本的飲用水國家標準,俗稱“自來水標準”;后者指采用瓶、桶包裝的飲用水。早報記者查詢《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了解到,包裝飲用水分純凈水、天然礦泉水、其他三類,天然水歸入“其他”類。2000年,農夫山泉宣布停產純凈水,全部生產天然水,天然水目前是其主營業(yè)務之一。
與2002年版本相比,浙江2005年的瓶裝飲用天然水地方標準對“天然水”的定義作了修改:是指“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主要包括井水、泉水、山澗水等)為原水,僅經過必要的過濾、臭氧處理或其他相當?shù)南具^程處理,不含任何化學添加物、密封于容器中可直接飲用的水?!蓖瑫r,成品水鎘指標由“mg/L,≤0.005”調整為“≤0.01”。
國標將致成本提高
此前,有媒體援引環(huán)保人士的話稱,“標準門”的核心是砷、鎘含量?!盎?、冶煉,尤其是礦渣中的重金屬對山泉水、湖泊水影響最大,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