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劃信息或比較基準信息
計劃信息也稱作比較基準 (比較基準計劃:用于跟蹤項目進度的最初項目計劃(每個項目中最多為 11 個)。比較基準計劃是在保存比較基準時得到的日程簡況,它包括關于任務、資源和工作分配的信息。)信息。包含比較基準信息的域的示例有:“比較基準工時”、“比較基準開始時間”以及“比較基準成本”等。
如果您建立了一個項目,并對項目進行精確調整以使之完全滿足項目開始的條件,就擁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點或比較基準。如果保存該點的比較基準任務信息,就可以在將來的項目階段中,對當前進度和初始計劃進行比較。保存比較基準對于進行有意義的項目跟蹤和分析很有必要。若要保存比較基準信息,請單擊“工具”,指向“跟蹤”,再單擊“保存比較基準”。當您保存比較基準時,也會在項目中保存每項任務的五條重要信息:工時、成本、工期、開始日期和完成日期。以后在跟蹤特定任務時,可以迅速判斷出您所使用的工時或成本是多于還是少于最初計劃值,或者任務的開始或完成時間是早于還是晚于計劃時間。
比較基準信息用于計算與排定信息之間的差異。在許多盈余分析 (盈余分析:對到狀態(tài)日期或當前日期為止已完成工作量的成本的度量。盈余分析使用與比較基準一起保存的原始成本估計值以及到當前日期為止的實際工時,以顯示實際成本是否在預算范圍內。)計算中也會用到它。最多可保存 11 條比較基準。也可以保存 11 項中期計劃 (中期計劃:可以在項目特定階段保存的一組任務開始日期和完成日期??梢詫⒅衅谟媱澟c比較基準計劃或當前計劃進行比較,以監(jiān)視項目的進度或進度落后情況。最多可保存 10 個中期計劃。),這樣您可以保存任務的 11 個開始日期和完成日期。
二、排定信息
排定信息是當前最新的任務信息。包含排定信息的域有“工期”、“工時”、“開始時間”、“完成時間”以及“成本”。排定的“工期”、“工時”和“成本”域表示該任務的總數(shù)量。
當您剛剛開始項目時,排定信息與比較基準計劃信息完全相同或相似。但是當任務完成時,您會進行調整或輸入實際信息。您將發(fā)現(xiàn)一項任務需要的天數(shù)比最初計劃多三天,另一項任務可以提前一天開始,還有一項任務的成本與預期成本不同。
您需要更改一項任務的限制(限制:對任務的開始日期或完成日期設置的限制??梢灾付ㄈ蝿赵谔囟ㄈ掌陂_始,或者不晚于特定日期完成。限制可以是彈性的(未指定特定日期),也可以是非彈性的(指定了特定日期)。),然后對另一項任務添加任務相關性(任務相關性:兩個鏈接任務之間的關系;通過完成日期和開始日期之間的相關性進行鏈接。有四種任務相關性類型:“完成-開始”(FS)、“開始-開始”(SS)、“完成-完成”(FF) 和“開始-完成”(SF)。)。進行了這些調整之后,將重新計算排定信息,以便為您提供最新的項目情況。
當您開始輸入有關正在進行的任務的實際信息時,排定信息將實際信息考慮在內,并相應地進行重新計算。例如,排定工時按如下公式計算:實際工時 + 剩余工時。對于已完成的任務,排定信息與實際信息相同。
三、實際信息
實際信息反映任務最終完成情況。任務開始時使用的是預計工期、工時、成本以及開始日期和完成日期。隨著任務的進行,您輸入進度信息或實際信息,任務結束時您就會獲得該任務的真實完成情況。實際信息可以表示該任務實際花費了多少成本、實際用了多少天、實際工期以及實際開始日期和完成日期。
您可以在“實際工時”、“實際工期”、“實際開始時間”、“實際完成時間”和“實際成本”等域中輸入實際信息。如果輸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