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一直被稱為“鐵飯碗”,備受社會追捧,每年的公務員考試也被稱為“國考”,人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競爭也是日趨激烈,如今,公務員任用也出現(xiàn)實質(zhì)性改革,實行多年的一聘定終身的制度將被聘任制代替,而公務員聘任制的改革,雖然剛起步,仍有諸多不完善之處,但其在改變多年來行政體制僵化方面向前邁出了第一步。所謂聘任制公務員,是經(jīng)省級以上主管部門批準,對不涉及國家秘密的專業(yè)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可以按合同的方式聘用而產(chǎn)生,合同期一般1-5年,也就是說,公務員也可以是合同工,而不再是之前的一經(jīng)聘用,終身受用的單一用人體制。
這看似合理的推進,“聘任制公務員”只是一部分,相當于招聘“臨時工”,規(guī)定適用于不涉及國家秘密的專業(yè)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這部分人員的去留是依合同期限決定的,對于招考的公務員來說,完全沒關系。因此,公務員招考的各種門未必會清,反而由于編制和福利的刺激,只會使得“鐵飯碗”更加彌足珍貴。相反,所謂公平的競爭機制,會因增加了這一小部分聘任制公務員,而變得掩耳盜鈴,看似激勵政策,實則規(guī)避改革重點。
同時,針對這部分聘任制公務員,或許又可成為斂財?shù)牧硪煌ǖ?,面向社會招聘的標準和?guī)則是什么?人為因素是否過多?不通過考試的招聘,是否會有推薦、買賣的行為?合同的約束力在這里更為強硬,到期了可以解聘或續(xù)聘,這中間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會不會形成各種門?比如招聘來個贊助門,續(xù)聘再生個續(xù)費門?
如果說公務員是需要通過層層考核,是要配合國家公職的資格而做,那公務員首先應當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越來越多的“喝茶看報”、“灰色貪污”。這下好了,“臨時工”來了,有人干活了。其實無怪公眾產(chǎn)生許多疑問,基于公務員招考的種種劣跡,已在群眾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若想搬動這座大山,就必須要從根本加以改革,全面的進行不可能摻雜太多利益形式的改革,而非在改革中心的外圍做一些小動作,這只會更加惡化公務員與群眾之間的關系。
因此,公務員采用聘任制不可流于表面,不論是招考還是聘用,都需要徹底的透明化,減少人為因素,在公眾的監(jiān)督下實行,真正針對職位所需人員進行專業(yè)招聘,不給予暗箱操作的機會,雖然這種改革方式會很難,但為了國家著想,早晚要一試。
項目經(jīng)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