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我國市場經濟下采用計劃經濟體制的工程造價模式的弊端,介紹了實行“量”“價”分離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趨勢。
關鍵詞:工程造價,量價分離,工程量清單,改革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disadvantages of present engineering budget mode under current economic system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gongchengzaojia%60/importance and practicability of applying cost and quality separation management mode are discussed. At last author point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in engineering budget management.
Key words : engineering budget, cost and quality separation,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reform
1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程造價模式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任務由國家主管部門按計劃分配,建筑業(yè)不是一個獨立的物質生產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財務收支實行統(tǒng)收統(tǒng)支,工程造價僅僅是一個經濟核算工具而非工程價值的貨幣反映。與這種工程建設經濟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工程造價,則采取了概預算加簽證的造價形式。
工程概預算加簽證工程造價模式,分工程概算造價階段,施工圖預算造價階段,工程費用簽證和竣工結算造價階段。工程概算造價,根據(jù)工程初步設計和有關定額管理部門制定的工程概算定額及取費標準制定。這是工程造價形成的最初基礎,也是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工程結算造價一般不得突破。施工圖預算造價,根據(jù)工程施工圖和工程預算定額、取費標準及材料預算造價等制定。工程施工期間,發(fā)生了施工圖預算造價制定階段無法預計的費用,由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采用經濟簽訂的形式予以確認。工程竣工時,根據(jù)簽證對施工圖預算進行增減修正,形成工程竣工結算造價。
隨著整個國家經濟體制,特別是投資管理體制和建筑業(yè)管理體制的轉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經歷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我國工程造價出現(xiàn)了預算包干造價和招標投標造價兩種新的形式,工程承發(fā)包雙方的自主權都有了較大的擴大。
預算包干工程造價模式是指在工程施工圖預算造價的基礎上,加上一定數(shù)額包干費用形成的工程造價。工程預算包干造價中高于施工圖預算造價的包干額,主要用于補償施工過程中一般設計變更、隱蔽工程增加、材料代用等導致增加的施工費用和其它不可預見的工程建設費用。工程包干造價確定以后,通常一次包死,在施工過程中不再對工程造價進行調整。全部包干的工程一般以預算包干造價作為工程最終造價?! ?o:p>
工程招標投標造價是指在工程商品的招標投標交易過程中形成的工程造價,屬于國家指導性價格,是在最高限價范圍、國家指導下的競爭性價格。在這種價格形式中,國家和企業(yè)是工程造價的雙重決策主體。造價形成三個特征:首先是計劃控制性。其次是國家指導性。再次是競爭性?! ?o:p>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也相應地經過了由工程概預算加簽證工程造價模式,到預算包干工程造價模式,直至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模式,逐步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要求。但由于現(xiàn)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