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60118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三公司副總經(jīng)理石明記被共青團天津市委員會追授天津“青年五四獎章”,中國鐵建團委追授他為“中國鐵建杰出青年”。
石明記曾為修建被譽為“世界級地質博物館”的宜萬鐵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宜萬鐵路通車的那一天,他卻因突發(fā)腦溢血而失去了年僅33歲的生命。
“石明記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但他的事跡卻是我們公司廣大員工追求事業(yè)的一種縮影。”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董事長郝趁義介紹,中國鐵建的前身是鐵道兵部隊,在這樣一個企業(yè)中,類似石明記這樣踏實工作、默默奉獻的員工還有很多,這些員工的個性就直接體現(xiàn)了企業(yè)的個性。
作為建筑行業(yè)的企業(yè),中國鐵建十八局也是呈現(xiàn)員工常年在艱苦環(huán)境下作業(yè),工作地點高度分散,員工與家庭常年分居的特點。尤其是隨著80后、90后員工進入勞動力市場,工程環(huán)境的艱苦讓很多員工無法安心工作。郝趁義認為,這種情況下,僅靠硬性的制度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級組織,讓無論是原來的老鐵道兵還是青年員工,都能夠認識到企業(yè)本身的特性,并確立共同的價值取向。
從中專畢業(yè)的石明記,能夠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分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與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為員工提供的上升通道也有很大關系。十八局集團在企業(yè)內部建立了專家?guī)欤⑶颐磕甓荚u選青年拔尖人才和科技帶頭人,通過這種形式,宣傳和鼓勵在平凡崗位上作出貢獻的基層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石明記最初就是當選了公司的科技帶頭人,升為技術主管后逐漸成為隧道專家,然后由項目經(jīng)理升職到三公司副總經(jīng)理。郝趁義至今仍記得第一次見到石明記時的情景?!爱敃r是在建設宜萬鐵路時,在半山腰上,我看完工地的施工就有種感覺,作為公司第一次實施無砟軌道的施工,施工隊竟然做得進度很快,幾乎是零誤差,讓我覺得這個項目經(jīng)理很了不起。”后來,郝趁義通過和時任項目經(jīng)理石明記的一番談論,他才明白了工程為什么能夠做得又快又好。
郝趁義說,企業(yè)需要像石明記這樣的員工,雖然學歷不高,但能夠踏實工作,一樣可以成長、成才。自從成為十八局集團的主要領導成員,郝趁義就極力要求公司改變原來只招聘本科生的做法,有針對性的招收專業(yè)對口的技校生、大專生,使人才結構多樣化、實用化?!拔覀円欢ǔ潭壬弦残枰獞眉夹g的基礎性研究人才,但作為施工單位,大部分還是需要技術實用型人才,像石明記這樣用13年時間成長為分公司的高管,也是我們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