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好。這是給所有職場蟻族的忠告。特別是那些自認為自己是“聰明人”的人。
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都不希望與自以為聰明的人為伍,因為自以為聰明的人本質(zhì)上都很愚蠢,雖然如此,“聰明人”卻會蒙蔽愚蠢的領導們的眼睛,而被重用,那會讓公司利益遭受侵害,即使名副其實的聰明,也會威脅到自己的位置,因而就會成為被孤立的對象。
“聰明人”讓我再給你潑點冷水!
你的問題會讓你形成一種思維方式,那種思維方式逐漸會形成慣性,有這樣慣性的思維方式的人,總是會讓人感覺——你是那種對很多事都淺嘗輒止,只求知道不求做到的人。
這是個很多職場人士從沒有或者說是很少自我反思過的一個方面。其實,相信很多職場人士都有體會,往往自己所在企業(yè)需要的是能夠做到,而不是單純知道的人,后者只適合做策劃與決策人,更適合做領導,而不適合做執(zhí)行。老板是干嘛的?決策嘛!領導!
企業(yè)老板既然看中你,肯定不是讓你來指手畫腳的,而是可以帶領團隊沖殺一線,把目標落實到細節(jié)上的,即防微杜漸的執(zhí)行人與操盤手,需要的是可以給企業(yè)帶來直接與間接利益回報的人。從人力資源的角度,沒有任何一個招聘的人希望招聘來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甚至是足以對自己的位置造成威脅,最終要接替自己的人——除非他是一個相當有責任感而且知道找到接替自己的人是自己離開當前這個“倒霉的公司”的必要條件。好,這個就點到為止。
“聰明人”走過很多公司,雖然會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鍛煉出實用的思維模式,也會在面試的時候,單刀直入問很尖銳的問題。但這樣的人給企業(yè)每個人帶來的都是不塌實的恐懼感,雖然誰都知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誰都不希望有那種被拋棄的感覺,企業(yè)也好,黨派也好,個人也好、夫妻也好,莫不如此。
從你所面對公司而言,除非你是投資人,或者是你有足夠龐大的團隊去供你指揮,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去嘗試,有足夠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去供你揮霍。而且你所涉及的資金完全由你自己說了算。否則,很難在企業(yè)中找到你自己的位置。
因而從本質(zhì)上雖然有豐富的經(jīng)驗,卻不容易被企業(yè)所接受。是你來給公司機會,還是公司在選擇你,給你機會?你要先搞清楚!這就是錯位的感覺,給自己帶來的負效應。
所以,“聰明人”職場行事,還是愚鈍一些的好,千萬不要太聰明。
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這“三字經(jīng)”不是我發(fā)明的,卻讓我在滾滾不盡的歲月淘洗下體會到了此中的人生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