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會面臨指責。他人的指責,或者自責。
David Burns發(fā)展了一種被稱作“恐懼幻想”(Feared Fantasy)的技術(shù),讓兩個人相對來扮演攻擊者和被攻擊者。攻擊者被稱作“兇神惡煞的陌生人”,代表的苛刻的他人或者自我(各位看官須知:很多時候自我比他人更苛責,自己攻擊自己更兇猛);被攻擊者則要保持自愛和自我接納。
針對兇神惡煞的陌生人的指控,伯恩斯提供了兩個建議的反應(yīng)原則:
1、 面對每一個橫蠻的指控/指責,不是自我辯解或者政論,而是立刻加以同意,并找出這個指責中正確的方面。
(我們課堂上經(jīng)常講,說服別人最好的方法是:“你是對的”,這里又異曲同工了。接納對方正確的方面,找出對方合理處,能保持大家的平和和放松。)
2、 以自尊、平和的心態(tài)作上述這個工作。
(這就是佛家/禪修所說的對自己友善。)
實例:
伯恩斯對艾麗斯(一個自愿扮演被攻擊者的心理咨詢師)的第一個指責是:
“你實際上是一個愚蠢而不稱職的治療師,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平時在做什么。小組的很多人都比你聰明得多,做得比你好得多?!?nbsp;
注意,這不是伯恩斯對艾麗斯的真正的評價,她實際上是一位有天賦而且很有同情心的治療師。作為兇神惡煞的陌生人,他只是在表達很多治療師常有的負面的自我批評性思維。
艾麗斯回答:
“哦,我可能并不總是明白我是怎么幫助我的每一位來訪者的,但我已經(jīng)能夠幫助到他們中的很多人了。我所有的治療技術(shù)并不出類拔萃,但可能會和許多其他的治療師不相上下?!?nbsp;
伯恩斯指出,這是一種自我辯解的反應(yīng)。雖然艾麗斯的反應(yīng)是理性的,但是聽起來有防御。伯恩斯希望艾麗斯能指出她其實面對病人無能為力;并且,有許多治療師比她技藝高超;另外,她生活中有很多失敗經(jīng)歷。
(我估計艾麗斯此刻有點困惑。她能理解她確實在防御,但是可能理解不了為什么伯恩斯要求她這樣打擊自己。這似乎不符合“保持積極的自我對話、自我激勵”的常識。)
伯恩斯跟艾麗斯交換扮演的角色。當艾麗斯作為兇神惡煞的陌生人,指責伯恩斯呆頭呆腦不稱職時,伯恩斯只是(非常誠實地)回答: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宣稱我是最聰明或者最有天賦的治療師。我經(jīng)常出錯,并且有很多方面我要向我的同事學習。而且,如果你很了解我的話,你應(yīng)該看到實際上我有很多不足,--很多很多?!?nbsp;
艾麗斯豁然開朗。
她突然了解了這個理論。她發(fā)現(xiàn),伯恩斯的回答消除了她的對抗,使她不再攻擊他。
你向它(指責)投降實際上是打敗了它,--通過認輸而獲勝。這個方式的效果是讓人震撼的。
伯恩斯和艾麗斯重新回到最初的扮演角色。伯恩斯作為兇神惡煞的陌生人,指責艾麗斯說:
“你知道嗎?你真的比你的病人有更嚴重的人格障礙,你希望治療取得效果簡直是癡心妄想!真可悲!”
這一次,艾麗斯泰然自若,她一邊微笑一邊回答:
“事實上我瀏覽了診斷手冊之后,我在所有的診斷類型中看到自己。另外,我想提高自己治療的效果,這經(jīng)常是癡人說夢。實際上我的很多病人改善得很慢,或者根本沒有改善。”
聽眾(都是心理治療師)哄堂大笑,并且自發(fā)地鼓起掌來。
為什么這種方法的力量這么強大呢?
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當你用平和的心態(tài)接受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文過飾非(這是防御和對抗的表現(xiàn)),你會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而批判和貶低就會突然間煙消云散,你會體驗到一種豁然的自由和振奮。
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接受了自己的失敗就能夠獲得成功。你不用試圖去重塑自己或者反駁,你只是接受自己傷痕累累、不夠完美或有缺陷。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