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介紹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索賠的相關概念及其意義,探討了工程索賠的識別、計算方法以及索賠策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清單量計價模式;施工索賠;識別;計算;策略
1引言
1.1工程量清單的概念
工程量清單是表現(xiàn)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其他項目名稱和相應數(shù)量的明細清單。它是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由招標人發(fā)出,如中標且簽定合同,即成為合同的組成部分。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guī)費及稅金。
1.2工程量清單計價索賠管理的意義
我國于2003年頒布了《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并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改革和完善工程價格管理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相對于傳統(tǒng)的定額計價方法是一種新的計價模式,或者說是一種市場定價模式。隨著《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施行,建設工程造價的計價行為有了比較明確的依據(jù)。但是,由于我國目前建筑安裝市場不夠完善,投資主體以及投資代理人行為的不規(guī)范,或者是由于對清單和計價規(guī)范不熟悉,在清單編制和清單計價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工程造價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這必將增加變更處理的難度,引起承發(fā)包雙方(特別是承包方)施工索賠的發(fā)生,增加費用控制和預算控制的難度。因此,建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施工索賠管理體系,對于促進工程索賠管理法制化、完善我國的項目管理、加強工程的風險管理有重要作用。基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原因,我國建筑、安裝業(yè)科技含量比較低,研究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施工索賠,將有助于我們吸收一些先進的項目管理、風險管理理念,對加快合同法制化的建設步伐,促進建筑安裝業(yè)的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有積極作用。
2索賠機會的識別
2.1合同文件識別
承包商分析合同文件是識別索賠機會的一條重要途徑。業(yè)主與承包商簽訂的合同文件,規(guī)定了業(yè)主與承包商之間的責任權利以及風險分配。由于時間緊迫和編制人員業(yè)務素質等原因,合同文件總有不完善或欠缺之處。如合同條款存在用語不夠準確;缺少必要條款;合同條款前后矛盾、附件內容漏項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可能引起索賠。因此,承包商在招投標階段進行索賠機會分析,首先要分析招標文件和合同文件。
2.2工程量清單識別
承包商對工程量清單的仔細研究,也是尋求索賠機會的一個良好途徑。報價時針對不同的工程項目及競爭對手,采取不同的報價策略。投標報價前應該仔細研究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可以在報價時,重點分析工程量清單中哪些項目可能調整、哪些項目可以調整以及可以調整的幅度有多大。有的工程合同中規(guī)定增加工程量在合同總量的一定百分比內不調整綜合單價,通過對工程量的實際分析,如果確定土方量增加數(shù)量超出此范圍,則實際計算由承包商提出新的綜合單價,業(yè)主認定后進行結算。索賠費用=[原綜合單價×合同規(guī)定的變化幅度十新綜合單價×(增加幅度一合同規(guī)定的變化幅度)]×原土方工程量。
2.3工程施工階段索賠機會的識別
由于工程的復雜性,干擾事件的發(fā)生是不可避免的。發(fā)生干擾事件,可能是由承包商自身的責任引起,也可能是由業(yè)主的責任、市場價格變化和不可抗力引起。如果是承包商自身責任,則不能進行索賠;如果是由于業(yè)主和不可抗力責任,則存在一定的索賠機會。
工程成本分析和工程進度分析則需要先編制一個對比標準。如在工程成本分析中制定合理的預算作為標準,把實際成本支出與標準情況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差異并對其進行詳細分析,最后進行影響因素分析,分析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