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馬云主動現(xiàn)身杭州云谷學校,與家長們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之路,交流關于教育的思考。他認為,“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必須思考二十年以后的學校應該是怎么樣的”,“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fā)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
“教育現(xiàn)在變成了令人焦慮的問題,每家都很焦慮,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要慮,但不能焦?!瘪R云在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中,馬云和家長們全方位探討了教育理念、改革方向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也包括他從學生家長的視角來探討如何做好家長這個角色。
中國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教育改革是中國改革發(fā)展紅利最大的創(chuàng)造者
大家如果要讓孩子們好好學習,首先必須提升自己。云谷有一句話我很欣賞,叫“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這三年以來,外界對云谷是充滿著好奇、質疑、迷信、相信、不信,反正各種各樣的情緒看法都有。我相信未來這樣的情緒、這樣的看法、這樣的質疑、這樣的挑戰(zhàn)還會不少。
過去三十年,中國的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鄧小平提出知識就是力量,因為知識就是力量,使中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改革發(fā)展最大紅利的創(chuàng)造者,我認為是教育的變革。
但是教育現(xiàn)在變成了令人焦慮的問題,每家都很焦慮,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要慮,但是不能焦。今天社會的焦慮傳導給了家長,家長又把焦慮傳給了學校,學校又把這些焦慮傳給了孩子。
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fā)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
我們辦這個學校,是要探索一條不同的教學之路。
今天的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不僅中國的家庭有這樣的焦慮,中國的社會對教育有這樣的焦慮,其實全世界都一樣。我去了很多國家,去了歐洲、美國以后,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必須需要做一個樣板出來,必須思考二十年以后的學校應該是怎么樣的。因為這個出發(fā)點,我們辦了這個學校。
今天的教育是第一次工業(yè)時代以后建立起來的,是兩百年以前的人對未來設計的一種教育機制和體制。兩百年過去了,我們今天要思考未來的兩三百年。
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fā)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前兩天我在云南講,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并不完全認同,“世界的必須是民族的”才會有希望。我們必須接受全世界優(yōu)秀的東西,必須學習世界上優(yōu)秀的東西。
如果不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孩子三十年以后將會面臨被淘汰
什么是數(shù)字經(jīng)濟時代的學校?兩百年以前,我們把孩子聚集在一起,老師講,你聽。今天我們的教育依然是這樣。兩百年以前,我們面臨的是選擇的稀缺,而未來孩子面臨的是太多的選擇。過去人們的活動范圍是五公里,現(xiàn)在的活動范圍可能是五萬公里。過去我們認為“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xiàn)在有了人工智能。
工業(yè)時代的教育是為流水線服務的,是標準化的。書本一樣,考試一樣,比的是誰算得快、誰記得牢、誰背得熟。
未來很多標準化的工作一定會被機器所取代,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最關心的下一代孩子,如果不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三十年以后將會面臨被淘汰。我們在成立這個學校的時候我說過,我相信二十年以后或者十五年以后,中國的大學它需要的學生是云谷這樣的學生,而不是制造工廠流水線出來的學生。
教育已經(jīng)形成了劇場效應,這樣下去會變成零和游戲
無論對國家、對我們每個家庭、對未來的時代,我們都必須要思考,我們選擇自己的孩子走什么樣的路、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模式、選擇什么樣的學習路徑。
整個教育已經(jīng)形成了劇場效應。什么叫劇場效應?在劇院里面,如果有一個人站了起來,認為可以看得清楚一點,結果就是所有的人都站起來看。對整個國家來講,這樣下去會變成零和游戲。我們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