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AI戰(zhàn)略的華為今后是否還需要寒武紀?華為與寒武紀是否真如外界所說,會從合作關系變?yōu)楦偁帉κ?,以及AI獨角獸寒武紀的商業(yè)化落地究竟做的如何?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全天候科技」,搜索「iawtmt」即可關注。作者:楊凡,編輯:安心
10月10日,華為的全聯接2018大會在AI界刷屏,也讓華為供應商——芯片設計公司寒武紀引來了不少議論。這次大會上,華為首次對外系統(tǒng)闡述其AI戰(zhàn)略,推出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和算力超群的昇騰910、昇騰310兩款AI芯片。
處于議論另一端的寒武紀,一直致力于提供終端AI處理器IP和云端智能芯片,這與華為如今發(fā)布的AI戰(zhàn)略想要瞄準的市場有一定程度的重合,華為建立在完全自制的AI計算架構上的昇騰方案,同樣采用云+端的策略。而寒武紀此前也為華為麒麟970芯片提供NPU(神經網絡單元)當中的AI核心架構,與華為是合作關系。
外界好奇,力推AI戰(zhàn)略的華為今后是否還需要寒武紀?華為與寒武紀是否真如外界所說,會從合作關系變?yōu)楦偁帉κ?,以及AI獨角獸寒武紀的商業(yè)化落地究竟做的如何?
寒武紀與華為從合作變競爭?
寒武紀把自己定位成一家獨立的芯片公司,為下游廠商提供不同尺寸、面向不同應用場景的終端AI處理器IP以及覆蓋inference(推斷)和training(訓練)的不同處理能力的云端智能芯片。
2017年9月初,華為在IFA 2017柏林消費電子展上發(fā)布了傳聞已久的”人工智能芯片“——Kirin 970(麒麟970)。這是“全球首款第一枚手機AI芯片”。這款芯片就集成了寒武紀1A處理器的IP作為其核心人工智能處理單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
不過,市場上關于華為自己做AI的說法就沒斷過,華為的AI架構“達芬奇” (Da Vinci)也傳聞已久。在日前的全連接大會上,徐直軍首次公開回應,他稱, “(達芬奇)是基于我們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和我們的需求自然而然產生的。寒武紀的也很好,但是沒法支持我們所需要的全場景”。
徐直軍表示,華為需要的是從云到邊緣、到端、到各種物聯網終端,全場景的支持,因此必須要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的架構,要能實現極致的功耗需求、極致的算力需求全覆蓋。
實際上,在麒麟970芯片發(fā)布時,對于與寒武紀的合作,華為對外就顯得輕描淡寫;寒武紀在自家官網則大方寫到,集成寒武紀1A處理器的世界首款人工智能手機芯片華為麒麟970正式發(fā)布并在華為Mate 10手機中投入大規(guī)模商用。
今年8月底,華為發(fā)布的新一代旗艦處理器麒麟980搭雙核NPU,搭載了寒武紀1A的優(yōu)化版本,但具體采用了哪個優(yōu)化版本,華為未做出說明。對此,麒麟980芯片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華為原本是不打算做宣傳的,而是靠口碑營銷,因為“消費者只要用了就知道有多好”。
對此,有接近華為的人士表示,寒武紀只是華為的其中一個供應商,華為的做法應該是符合雙方合作規(guī)定的,不然寒武紀是可以狀告華為的。
業(yè)界也有聲音認為,隨著華為昇騰系列IP以及達芬奇架構的正式發(fā)布,麒麟900系列處理器很快將集成自家的昇騰IP而非寒武紀的NPU,實現與寒武紀徹底切割,甚至成為寒武紀的直接競爭對手。寒武紀的AI架構看起來更像是華為AI過渡時期的救急產品,這或許也是華為對與寒武紀合作態(tài)度相對低調,不愿宣傳的一個原因。
“這件事(達芬奇架構)在意料之中”,寒武紀創(chuàng)始人兼CEO陳天石近日公開回應稱,“如果華為這樣的有能力、有平臺的巨頭都不打算自研AI芯片,只能說明AI芯片還不夠重要?!?/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