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宴請以促進感情。盡可能把一些新功能放到項目運營維護中來實現(xiàn),或是項目二期中實現(xiàn)。如果客戶仍然堅持,則最好說服他降低質(zhì)量要求,在驗收時放自己一馬。向其承諾,在運維中提升質(zhì)量。
整個情況要向團隊成員說明,爭取成員的理解與支持。也要向公司說明情況,盡可能多申請些額外福利。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項目經(jīng)理所做的工作,都不是“高科技”的,非技術(shù)的卻又是重要的。針對不同對象,例如團隊成員、公司高層、客戶方負責人等,分析利害與關(guān)注點,權(quán)衡利益,各個擊破。
一個年輕的項目經(jīng)理與一個老成的項目經(jīng)理,在處理這些事情時,風格會大不相同。就像上個例子,客戶方負責人一般也不會太年輕,三十來歲才會擔當個負責人,如果項目經(jīng)理太年輕,閱歷淺薄,則不太容易與對方平等交流。即便他明白道理,也很難影響他人支持自己工作。
講一個故事項目經(jīng)理博客
很多年前,我還年少的時候,喜歡下象棋,在學校里基本上我能下贏的,我總能下贏,我下不贏的,總也下不贏。不得其解,也慢慢懶得操練了。
后來有次學校搞業(yè)余活動,有個老師是省象棋協(xié)會的,組織了一節(jié)棋課。我去晚了,只聽了半節(jié)。大致意思是講,下棋要講全局觀,要有戰(zhàn)略,例如中局五種策略,中局成殺、不成殺則優(yōu)、不占優(yōu)占先、不占先則多子、不多子則求和。還有什么炮破士、馬破相、殘局炮歸家等等。卻沒有講如何下棋,課堂上也沒有擺個象棋,或是什么棋譜。
我并沒有把這些當回事兒,之后也很少下棋。
又過多年,畢業(yè)后同學聚一起,閑來無事,與一個同學下了兩盤。剛開始,他問我這兩年有沒有下棋,我說沒有。他調(diào)侃我,“那你以前下不贏我,今天你也難贏了”。我也笑著認同,反正只是玩玩,何必認真。
可是一開局,他就傻眼了,一直處在下風,且每局必輸。他很吃驚,我也很吃驚。之后我認真思考了這件事,覺得是那節(jié)棋課影響了我,人的思考能力、計算能力都差不多,而思維方式不同,結(jié)果也會有很大不同。他看到的是“棋”,我看到的是“局”。決定勝敗的不是棋藝。
又過了幾年,我已經(jīng)不再年少,但還算年輕吧。有一次找一個朋友玩,正好他的一個朋友也在,吃完飯沒事兒做,恰巧有副象棋,就與他的朋友下了幾局。他們都比我年齡大,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不過我也沒有放在眼里,自以為水平相當可以,三局我兩勝,頗為自得。等他走后,我朋友問我:“他水平怎么樣呀?”我?guī)е爸t虛”,洋洋自得:“他水平挺可以的,我差點就輸了,還好我三局兩勝,略勝那么一點點。”
我朋友聽完哈哈大笑:“你知道他是干嗎的嗎?他是賣保險的。賣保險的嗎,任何人都可能是他的潛在客戶,他自然不會去贏你,不光讓你贏,還要讓你贏得有面子,這才是高手。他原來是在象棋協(xié)會的,論象棋,那叫?!了懒恕!?/span>
我聽完之后,慚愧至極。我關(guān)注的是“棋局”,人家所關(guān)注的,則超脫棋局之外。眼界不一樣,看到的也不一樣,操控點也不一樣,輸贏已經(jīng)不重要,重要的是輸與贏,哪個更有利于自己,然后才是“如何去輸”與“如何去贏”。棋局只是一個棋子。決定成敗的不是棋藝。
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說明,一個項目經(jīng)理,對自己操作的項目要有全局觀;而且,視角不能僅限于項目本身。
明確自身定位,了解外部環(huán)境,才能最大成度影響到整個“局”中的各個元素,而這個影響力,就叫“勢”??梢赃@么說,你明確的勢力范圍,可以只是你的團隊,但你的影響力卻不能僅限于團隊本身。
做到這些,容易嗎?當然不容易。如文章開頭所說,“做為一個項目經(jīng)理,至少要在公司工作兩年以上,且年齡不小于三十歲?!边@樣,才有可能會做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