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剛剛起步的公司而言,雖然樂觀的確非常重要,而且風險投資的成功也往往依賴于能夠完成前人不能完成的事業(yè),但即便是充滿開拓精神和樂觀主義的公司,其行動也必須遵守物理和數(shù)學的基本定律。因此,如果參加了一個新公司的死亡之旅項目,你一定要弄清楚行動到底是基于為了達到成功而進行的某些計劃,還是基于完全一廂情愿的癡人說夢。
1.3.5 海軍陸戰(zhàn)隊精神:真正的程序員無需睡眠
雖然剛剛起步的公司有時比較容易患上“海軍陸戰(zhàn)隊”綜合征,但根據(jù)我所看到的情況,這種癥狀最容易發(fā)生在類似EDS和Big-X這樣的咨詢組織中。這種“病癥”很可能反映了企業(yè)創(chuàng)建者的個性和企業(yè)建立初期的文化,例如,微軟的組織行為就經(jīng)常被歸因于這種因素。一般而言,經(jīng)理會這樣通知你:“每個項目都是這樣做的,因為這就是我們這里的做事方法。它很有效,我們也因此獲得了成功,我們真的為此自豪。如果你不能這樣做,那么你就不屬于我們這里?!?BR> 上面的觀點是否有道理、人道或正確,需要進行單獨的討論。實際上,即便是它是否真的像宣稱的那樣成功也非常值得另加商榷;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種觀點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如果你是一個為了信仰而甘愿犧牲自己的改革者,很可能你會決定攻擊這種企業(yè)文化,但結果很可能會以失敗而告終。這種全面的死亡之旅文化很可能還存在很多長期的負面影響,比如,最好的人才會慢慢流失,而公司最終會破產(chǎn)。但是,在當前這個死亡之旅項目到來時,你卻不可能質疑項目為什么設定了幾乎不可能的進度和預算目標。原因很簡單,正像上面那個經(jīng)理的典型言論:“如果不能這樣做,那么你就不屬于我們這里?!?BR> 有時,對這種企業(yè)行為也存在官方的解釋,例如,“我們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而且對手和我們一樣聰明。要想脫穎而出,唯一的辦法只能是付出加倍的努力。”另一些時候,啟動死亡之旅項目的目的就是為了淘汰那些比較年輕(能力較差)的人,以便只有死亡之旅項目的幸存者們才能晉升到“合伙人”或“副總裁”這樣的級別。然而,不管理由是什么,它通常都很公平;因此也很少出現(xiàn)針對個別項目的抱怨。
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著你必須接受這種項目;畢竟,組織里所有其他項目都是死亡之旅并不代表你肯定能成功完成此項目。它僅僅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項目有一個可以理解的啟動原因。
1.3.6 市場全球化所導致的殘酷競爭
很多組織過去并不能容忍死亡之旅項目的出現(xiàn),但進入21世紀之后,由于市場全球化帶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他們被迫接受這種項目。當然,這也有第二個因素的影響:因特網(wǎng)和Web以及開放受保護市場或減免關稅和配額的政府決策。
對于某些組織,這種現(xiàn)象并不新鮮;例如,從20世紀70年代起,汽車和電子工業(yè)就開始面臨激烈的競爭。但對其他的組織來說,歐亞競爭對手在北美市場上的出現(xiàn)卻實在不亞于一場劇烈的地震。一旦高級管理人員認識到將要面對的殘酷競爭,他們往往會采取不同的極端措施來應對,方式從裁員到將業(yè)務外包給世界其他國家,不一而足;除此之外,他們也很可能決定采用一種新產(chǎn)品或新服務來迎接競爭,而這需要建立一種全新而富有挑戰(zhàn)性的系統(tǒng)提供支持。烏拉!又一個死亡之旅類型的項目開始了。
與這種全球化現(xiàn)象相關的一個最新形式是將軟件開發(fā)項目外包給位于印度、中國、俄國或其他國家的海外公司。通過訪問多個國家的軟件組織,我可以證實這些公司通常并不是熱衷于死亡之旅(要求程序員以每周7天、每天16個小時的強度進行工作)的苦工作坊。不過,由于這些低成本海外軟件開發(fā)資源的存在,國內軟件公司和IT部門很可能將被迫要求美國境內這些薪水相對較高的員工工作更長的時間。正如一位讀者在最近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