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建筑企業(yè)在清單計價條件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加強項目成本管理的途徑。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 項目成本 管理 對策
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我國工程造價計價方式的一項重大改革,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這一方式的實行,加大了工程項目承包方的價格風險,即加大了工程項目實現目標利潤的風險。這就要求我們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條件下不僅要研究新的投標策略,增強索賠意識,轉移風險,更根本的是要加強項目成本管理,為適應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合理測定項目成本,提高投標報價的科學性,降低風險奠定基礎。
1對應清單計價的要求,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成本管理意識淡薄,市場應變能力差
隨著清單計價方式的推行,原來一些建筑企業(yè)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不再存在或減弱,建筑市場招投標競爭激烈。面對市場競爭的沉重壓力,不少施工企業(yè)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盲目承攬任務,不惜賠血本中標,使企業(yè)陷人越干越虧的境地;有的企業(yè)不計成本盲目鋪展,舍近求遠,貸款墊資,結果使企業(yè)背上沉重的包袱,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危及企業(yè)的生存發(fā)展。成本管理上普遍存在著:重事后輕事前;重靜態(tài)輕動態(tài);重短期輕長遠;重局部輕全局的弊病。有的企業(yè)受“成本無法再降低”的思維定式的束縛,習慣于按傳統(tǒng)思想觀念想問題、辦事情,靠完成產值,擴大規(guī)模,謀求業(yè)主多計價來實現成本盈利。忽視了企業(yè)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經濟組織,只注重開源,忽視了節(jié)流。
1.2成本考核手段陳舊,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
目前,一些建筑企業(yè)在經濟責任制的考核兌現中,不進行項目成本分析考核,不能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反映成本管理的真實水平,被一時的“大規(guī)模、高產值”的虛假繁榮所迷惑,只看一時效益高低,不問效益來源,只知盈虧多少,不知盈在哪里,虧在何處。這在客觀上降低了經營者對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愿意在成本管理上花費精力和投人人力,這種離開成本管理抓效益的做法,是造成一些單位管理初放、效率低、潛虧嚴重、發(fā)展緩慢的主要癥結。
有不少施工企業(yè)成本管理上仍然存在著工程成本事前沒預測,事中無控制,事后無分析的狀況,即使有,大部分也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對工程的成本作合理的預測,只有工程干完后成本才被反映出來;沒有切實可行的成本控制制度及措施,使得成本的過程控制明有實無;沒有彈性的工程施工預算,使得預算與實際成本失去可比性,造成成本分析無從談起。這種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及時收集、傳遞、儲存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數據信息,更不能準確歸集、處理這些信息,導致項目成本信息失真,不能及時準確的發(fā)現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間題及原因,難以對癥下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造成效益大量流失。
2加強項目成本管理的主要途徑
2.1必須樹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現代企業(yè)的成本管理,特別是推行清單計價后對項目成本管理的要求,使得項目成本管理有了新的內涵,即項目成本管理要緊緊圍繞影響成本變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傳統(tǒng)管理模式向成本的事前預測決策、事中控制調節(jié)、事后分析考核兌現轉變;由生產經營決定成本,逐漸向成本干預生產經營的開拓型成本管理方向發(fā)展;向企業(yè)的預測決策領域滲透;向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擴展;成本管理對象除生產成本外,已逐步擴展到預測決策成本、技術成本、質量成本、安全生產成本、方案設計成本等;既有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又有事后的成本管理;既有對已發(fā)生的實際成本進行核算,又有對未發(fā)生的成本或可能發(fā)生的成本進行預測;既有以財務收支數據為依據的成本報表,又有以方案、工期、質量、安全、技術等數據為依據的成本報告。這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