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風險分析,不僅能將一些不確定性問題挖掘出來,進行量化處理,同時還能夠獲得大量與項目相關的信息,從而將風險分析方法與項目任務有效結合起來,并將之轉化成一種知識和研究成果的積累,為以后的IT新產(chǎn)品研發(fā)項目提供指導和幫助。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動機之一。
2.2 案例分析
2.2.1 案例簡介
該項目的主要任務是在14個月的時間內研發(fā)出一臺具有目前領先水平的擴展性和可靠性的工作站,在性能水平上要能夠作為行業(yè)中同類產(chǎn)品的標桿。
限于篇幅,本文所進行的風險分析并非針對整個項目,而只是針對該項目的核心任務——集成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的研發(fā)。
對于PCBA研發(fā),電路圖的設計和繪制是第一步,但是風險管理早在項目的規(guī)劃過程中就已展開。在項目目標和產(chǎn)品目標確定以后,項目的風險管理就已經(jīng)成為一項具體的活動。
所謂風險,是一種不確定的事件或狀況,一旦發(fā)生,會對至少一個或多個項目目標產(chǎn)生積極或消極影響。與一般項目的風險管理活動一樣,PCBA研發(fā)的風險管理也包括風險管理規(guī)劃、風險識別、定性風險分析、定量風險分析、風險應對規(guī)劃和風險監(jiān)控等幾大過程。其中,多數(shù)過程在整個項目期間都要根據(jù)需要進行更新,而不是靜態(tài)的過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加積極事件的概率和影響,降低消極事件的概率和影響,在PCBA研發(fā)中,即是為了有效地控制管理風險以提高PCBA的良率。
2.2.2 風險管理的實施
(1)風險管理規(guī)劃。通過項目規(guī)劃會議和項目風險管理規(guī)劃分析,首先確定如何進行項目風險管理的過程,完成風險管理計劃,它具體包括方法論、角色與職責、計時數(shù)(本項目中是每周例會)、風險類別、風險概率和影響的定義以及概率和影響矩陣等內容。
(2)風險的識別。這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通過召開項目會議,集思廣益,借鑒已完成項目的經(jīng)驗教訓,每個部門詳舉該部門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根據(jù)風險管理計劃中的風險類別進行歸類,分配風險負責人(在項目風險管理計劃中定義),生成風險登記冊最初版本。隨著項目的推進,風險登記冊會被不斷地更新,最終也將包括其他風險管理過程的成果。
風險登記冊主要由以下信息組成:已識別風險清單、潛在應對措施清單、風險根本原因以及風險類別更新,供其他項目管理過程和項目風險管理使用。
在本項目中,風險主要表現(xiàn)為在線測試(InCircuit Test,ICT)和功能測試(Functional Test,F(xiàn)T)兩大類,ICT主要關心的是PCBA制造得是否符合要求,F(xiàn)T關心的主要是PCBA是不是可以正常工作。
(3)定性風險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風險都需要在被識別后經(jīng)過定性分析才進入定量分析,如果風險是由經(jīng)驗豐富的風險經(jīng)理識別的,那么它有時也可以直接進入定量風險分析階段。
本項目中采用概率與影響矩陣,參考歷史數(shù)據(jù),對識別的風險標注概率值和影響值(在項目風險管理計劃中定義),評估每項風險的重要性及其緊迫程度,具有高重要性,一旦發(fā)生將直接影響PCBA的ICT良率。
風險都需要放置測試點來檢測,因此,在設計和繪制電路圖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測試點的位置,并預留空間。這雖然是看似顯而易見的問題,但也經(jīng)常碰到無法放置測試點的情況。
為了應對諸如此類的問題,通常在設計草案形成之初,就要求設計人員與測試人員對其共同審核,然后才能定稿。項目中的風險并非都是消極的,例如,本項目中就有一類積極風險(機會),如由有線制具升級為無線制具,雖然需要面臨技術和時間的雙重制約,但是一旦成功,將是對成本和穩(wěn)定性的一項重大突破,能夠顯著地降低PCBA的成本。
接下來需要更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