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內容有:
(1)根據收尾工程,清理料具。
(2)組織多余料具退庫。
(3)及時拆除臨時設備。
(4)做好廢舊物資的回收和利用。
(5)進行材料結算,總結施工項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2 材料價格管理
2.1掌握市場信息,降低材料價格
掌握市場信息,就是廣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場價格。材料價格信息收集過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場、材料產地等進行價格信息的采集、調查過程。所采集的價格信息,必須切合市場的實際情況,能反映材料價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價格信息的調查和采集,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tǒng)。
2.2充分利用市場,合理安排運輸
運費支出是構成材料采購費用的重要因素,節(jié)約運輸費用,可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運輸費用的節(jié)約問題:材料訂貨時考慮運輸距離遠近的問題。在材料質量、性能都能滿足材料采購方案,而材料價格又基本相等的情況下,就應到離施工現(xiàn)場最近的地點采購;材料盡量一次運輸?shù)轿?,減少二次倒運和裝卸費用。
2.3采取合理的采購模式
通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廣泛吸取諸多建設單位,對于采購供應模式,我們總結了如下三點內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雙方共同采購,其材料質量由甲乙雙方共同控制,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權拒收、拒用。
(2)材料的價格主要由業(yè)主方依據市場行情確定,承建方、監(jiān)理單位可廣泛參與。業(yè)主方主要以招標的方式確定材料價格,也可以直接走進市場,貨比三家,選擇質優(yōu)價廉的材料。
(3)工程結算時,材料價格以實購價(含運雜費)為基礎,采取加權平均法的方式計算。少數(shù)由承建方自行采購的輔材則執(zhí)行信息價。
這樣做使供貨、保管、使用一體化,減少甲乙雙方的扯皮情況;業(yè)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價格,降低工程造價;當然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供應模式。
3 材料存放發(fā)放管理
材料購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時間差的。在這段時間內,應加強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壽命。主要應注意兩點:
(1)專門庫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應存放于符合要求的專門材料庫房,否則,會降低材料的使用壽命。如鋼材、水泥等材料,應避免潮濕、雨淋。鋼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濕的地方或被雨淋,會很快被氧化銹蝕,從而影響其使用壽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沖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2)標識清楚,分類存放。一個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較多,同一種材料有諸多規(guī)格,比如鋼材從直徑幾毫米到幾十毫米幾十個品種,又有圓鋼和帶肋之別;水泥有標號高低之不同,又有帶R與不帶R、硅酸鹽、礦渣、立窯、懸窯之別,建筑物的不同澆灌部位,其設計標號是有差別的,絕不能錯用、混用。
外對于材料的發(fā)放,不論是項經部、分公司還是項目部倉庫物資的發(fā)放,都要實行“先進先出,推陳儲新”的原則,項目部的物資耗用應結合分部、分項工程的核算、嚴格實行限額/定額領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須由項目施工人員開簽限額領料單,限額領料單必須按欄目要求填寫,不可缺項。對貴重和用量較大的物品,可以根據使用情況,憑領料小票分多次發(fā)放。對易破損的物品,材料員在發(fā)放時需作較詳細的驗交,并由領用雙方在憑證上簽字認可。
結束語
從實踐看,真正保證工作質量才是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對項目工程而言,每個人每個崗位都要重視效益。合理堆置現(xiàn)場材料,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和領料制度,減少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損耗,節(jié)約采購費用,制訂并貫徹節(jié)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這些對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材料損耗和節(jié)約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項目經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