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材料費用,一般是先將材料費的實際數(shù)與計劃數(shù)對比,檢查材料費的變動情況;其次,分析影響材料費變動的因素和原因,以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關鍵詞:工程成本;材料費;控制方法
水利項目實施過中材料費是構成工程成本的主要項目之一,在工程成本中所占比例近半。由于建筑產品自身的特點及市場等因素所致,工程項目所需的材料品種規(guī)格多樣化,供應渠道多元化等多種因素導致材料費用管理的復雜化。所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節(jié)約地使用各種材料,控制材料費用,對于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里的控制是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相對而言,對成本的控制比其他經濟要素主動性更大,它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可以降低成本,因而在經濟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而材料費用的控制又是重點的重點。結合本人在水利工程中的經驗在此針對以下四個方面對材料費用的控制進行分述。
一、材料采購計劃的編制
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使材料供應與需求相適應,需要編制材料供應計劃。首先技術部門應按施工安排提供年、季、月工程的進度計劃,工程量,然后由經營部門根據(jù)進度計劃編制投資計劃及單項工程年、季度及月需要使用的主要材料明細表,按照施工進度需求編制合理的采購計劃,以免出現(xiàn)過多的庫存積壓物資,在充分利用庫存物資的基礎上,做好物資平衡工作,及時編報材料訂購計劃。
一次計劃采購量的制定
本期材料計劃采購量=本期材料計劃需要量+期末庫存量-期初庫存量由于期初庫存量是已知的,問題的關鍵是要確定計劃期的材料需要量和期末庫存量。
?、俦酒诓牧嫌媱澬枰看_定
本期材料計劃需要量:是根據(jù)正常進度計劃計算的計劃期內所必須消耗的材料數(shù)量
材料需要量=計劃工作量*計劃消耗
②計劃期末材料儲備量的制定
由于材料供應與需求之間存在著時空的差異,所以在客觀上形成了材料儲備。材料儲備并不是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有一個度,即要制定材料儲備額,常用的是經濟訂購批量法。經濟訂購批量是指某種材料的訂購費用和保管費用之和最小時的訂購批量。訂購費是材料從訂貨到入庫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費用,它與材料訂購次數(shù)有關。保管費用是材料儲備占用資金的利息,倉庫管理費和材料儲備損耗等,它與平均庫存量有關。二者是此消彼長的矛盾關系,可以證明二者之和最低的訂購批量即為經濟訂購批量。
材料需要量確定及計劃期末材料儲備量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進度計劃的正常執(zhí)行,因此必須做好以上各項基礎工作。
二、材料采購成本的控制
材料采購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和采購保管費,它是材料部門的可控成本,所以材料部門是材料采購成本的責任中心。目前建材市場行情看漲,除按合同應向建設單位收取的那一部分材料價差外,其余的都要施工單位自行承擔,所以,加強材料采購過程的控制,是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材料采購應嚴格公開招標和比價采購,確定材料采購的調查、詢價和比價機制,確保監(jiān)督和采購人員職責分離。凡大宗常用材料,需要招標采購的物資,應嚴格執(zhí)行招標程序,進行評標和定標,由項目部最終審定供貨廠家。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 在材料的供需中,常有這類問題:材料由若干供應點向幾個工地供應,各工地需要量一定,單位材料運費也一定,要在這一系列限制條件下,求得合理調配,使總運費最低。要通過運籌學方法來求解,提供最優(yōu)決策。
三、施工過程中材料成本的控制
施工過程中耗用材料數(shù)量的多少是影響材料成本的決定性因素,此前已講述材料計劃單耗的制定,在制定內部承包方案時,材料單價也需要重新修正,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