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適用的數據庫,集成度不高,不利于推廣信息技術
國外軟件開發(fā)由于工程化、標準化程度比較完善,即使不同的程序員使用不同的開發(fā)工具,編碼的風格也是一樣的,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人使用同一種語言開發(fā)的一樣。而我國的數據標準體系尚未形成,公共基礎數據編碼不一致,不同的軟件企業(yè)所開發(fā)出的軟件數據接口不同,造成不同系統(tǒng)中數據、信息、資料等標準不統(tǒng)一,常常出現流程管理脫節(jié)現象,使企業(yè)各部門對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真正意義缺乏正確認識。因此,建立設計各階段的數據交換標準是信息化普及的一個瓶頸問題。
2.4 在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上投入不夠,因而缺乏成熟的解決方案
項目管理信息化的關鍵首先在于建立先進的管理模式,然后才是系統(tǒng)開發(fā)。先進的管理模式需要以信息技術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為基礎,與其他企業(yè)的信息化相比,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投入明顯不足。
2.5 信息通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不夠,支撐信息化的外部配套環(huán)境不完善
大部分監(jiān)理公司與施工單位,也包括某些項目管理公司都存在缺乏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對一個工程項目來說,各參建單位應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需要互相協(xié)作,哪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中斷都會引起信息的滯后、扭曲與失真。基礎設施是信息化的基礎,基礎設施的缺乏導致信息流的中斷。
3 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工程項目管理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大致經過了以下三個發(fā)展階段:
3.1 以實現項目管理基本功能為目的的應用
這類應用是對基層工作流程的模擬,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數據共享,減輕了基層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如進度控制、投資控制、質量控制、資源管理、資金管理和采購管理等。這一層次的應用主要是單機完成,網絡技術應用較少,國內目前主要處于這個階段。目前,國內外已經有許多成熟的項目管理軟件可以完成以上的功能,如Primavera的項目管理系列軟件、國內的夢龍Pert等。
3.2 以實現多項目管理、多用戶操作、遠程控制、決策支持等功能的應用
這類應用借助Internet/Intranet等先進的通訊工具和手段,減少了項目管理班子的工作所受的地域限制,實現了多項目管理、多用戶操作及遠程控制。決策支持功能通過對工期變動、資源變動、不可預測事件的分析,通過相應的數學模型,對投資、進度等進行預測,產生決策信息。這一層次的功能在國外已基本實現,在國內目前也成為開發(fā)的主要方向。
3.3 Internet/Intranet技術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集成開發(fā)
這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這一層次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與其說是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不如說提供了一個基于Internet的虛擬項目環(huán)境。它能使項目參與各方擺脫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實現項目信息全方位共享。同時將功能強大的第二層次項目管理軟件集成,實現項目的集成化管理和全壽命周期管理,從而消除信息在項目管理各個職能之間的割裂、在各個項目階段之間的割裂以及在各個項目參與人之間的割裂。
網絡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增強計劃的可執(zhí)行性,提高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
4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發(fā)展的建議
4.1 強化項目管理相關人員的信息化意識
提高信息化意識是做好信息化工作的保證。對信息化觀念淡薄的人員,加大對實施建筑業(yè)信息化意義與作用的宣傳教育。事實證明,信息化是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工程項目投資效益、減少失誤和浪費、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在管理過程中,使用信息系統(tǒng)存儲工程文檔,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