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突出事前控制是指要避免設計院變更、施工單位實施、實施完再報決算的習慣模式。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的工程變更都必須遵循先由施工單位打立項報告、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經(jīng)業(yè)主批準立項后才可以實施的程序。
2.4正確把握“合理低價的原則”。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企業(yè)市場化發(fā)展的需要,是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健全工程造價市場形成機制的有效途徑。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招投標過程一定要注意“合理低價原則”的正確認識與理解。
對于如何確定工程的合理低價,筆者認為首先必須確定工程成本價。目前應根據(jù)國家建設部門頒布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和工程量消耗不實之處,并參考有代表性的施工企業(yè)定額,按照設計施工圖,計算工程量清單以及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市場綜合單價,計算出工程成本價。其次,在工程成本價的基礎上,考慮一定的利潤,最后確定工程合理價格。
2.5做好工程項目竣工結(jié)算階段的造價控制。在清單計價模式下,竣工結(jié)算階段造價控制的重點是:核算實際完成工程量,核實各分項工程使用的綜合單價是否與投標時或合同簽訂時的綜合單價一一對應,審核竣工結(jié)算匯總金額。如果設計變更增加的分項工程在招標時的工程量清單中無相應項目單價,須重點核實增加項目的綜合單價是否按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進行編制、編制是否合理等。在這一階段,可能會遇到施工單位追加工程造價的索賠,這是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很正常的現(xiàn)象。作為造價控制,可以實施反索賠。
3.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的影響
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的目標有兩點:確定合理的合同價和嚴密的工程合同價得以穩(wěn)妥實現(xiàn)。
合同價的形成方式使工程造價更接近工程實際價值。要確定合同價重要因素——投標報價以實物法編制,采用的消耗量、價格、費率都是市場波動值,因此使合同價能更好地反映工程造價性質(zhì)和特點,更接近市場價值,易于對工程造價進行動態(tài)控制。
在合同條款的約定上,雙方的風險和責任意識加強。新的計價模式下,招投標雙方對合同價的確定共同承擔責任。招標人提供工程量,承擔工程量變更或計算錯誤的責任,投標單位只對自己所報的成本、單價負責。工程量結(jié)算時,根據(jù)實際完成的工程量,按約定的辦法調(diào)整。雙方對工程情況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體現(xiàn)在合同價中,招標方以工程量清單表現(xiàn),投標方體現(xiàn)在報價中。另外,工程一般項目造價已通過清單報價明確下來,施工企業(yè)為獲取最大的利益,會利用工程變更和索賠手段追求額外的費用。因此,雙方對合同管理的意識會大大加強,合同條款的約定會更加周密。
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控制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獲得競爭性投標報價、有效評價最合理報價、簽訂合同預先控制造價變更。新的計價模式賦予三個方面造價控制工作新的內(nèi)容和新的側(cè)重點。首先工程量清單成為報價的統(tǒng)一基礎使獲得競爭性投標報價得到有力保證,無標底合理低價中標評標方式使評選的中標價更為合理,合同條款更注重風險的合理分攤,更注重對造價的動態(tài)控制,更注重對價格調(diào)整以及工程變更、索賠等方面的約定。
項目經(jīng)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