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
轉移風險是指借用合同等手段,將風險和損失的一部分轉移到第三方身上。主要形式有:
3.4.1 合理分包。
分包有時能起到較好的轉移風險的作用。這主要是指總包方將中標工程中的某一自身并不擅長的專項工程,再分包給具有專業(yè)施工資格的作業(yè)隊伍去施工和管理。如某總包單位中標某高鐵工程,其標段內有一段橋梁工程需要進行超深基坑處理。這家總包方覺得沒有把握完成此項施工任務,于是通過風險分析和評價,決定將該項深基坑工程分包給業(yè)內很有名氣的一家樁基隊伍來施工,結果雙方獲得了雙贏,不但規(guī)避了風險,還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3.4.2 保險與擔保。
保險是轉移風險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只要向保險公司交納一定數(shù)額的保險費,當風險事件發(fā)生后,就能獲得保險公司的補償,從而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除了保險,也常用擔保轉移風險。在我國現(xiàn)行的施工管理體制中,工程保險和工程擔保也正在逐步引進到基礎工程施工領域,特別是一些BT和BOT項目采用比較多。
4、結束語
風險管理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已越來越被更多的企業(yè)所認同,在大中型基礎設施工程管理過程中有效開展風險管理,既是施工總承包企業(yè)對自身管理的提高和升華,也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更好地發(fā)揮國家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效益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偝邪┕挝恢挥薪⒖茖W的動態(tài)前瞻性決策機制,合理優(yōu)化資本結構,高效配置各種資源,全面加強風險控制,認真開展精細管理,才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建筑市場搶占先機,才能在更為廣闊這的基礎設施領域內開拓出一片燦爛的天地!
參考文獻:
[1]毛海蓉 葛鵬《建設工程的風險管理》(2005,5)
[2] 姜興國 張尚 《工程合同風險管理理論與務實》( 2009,6)
[3] 王有志 《現(xiàn)代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踐》(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