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防科技工業(yè)的轉軌、轉制,武器裝備特別是戰(zhàn)術武器的研制,正由國家指令性計劃向適度競爭、國家訂貨制度轉變,各研制單位在經濟上、進度上、精神上都面臨比以往更大的壓力,在一個研制單位內部往往多型號并行研制,因此,如何促進多型號的研制,以達到降低研制成本、縮短研制周期、提高武器性能的目的為大家所關注。項目管理在50年代著名的曼哈頓計劃首次采用并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世界各國、各行業(yè)所采用的項目管理具體組織形式和方法各有差異,但其基本原則和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ECSS-M標準的歐洲空間項目管理成功經驗的總結,可以做為我們的有益借鑒。
1.ECSS-M《空間項目管理》簡介
ECSS-M《空間項目管理》系列標準是是用戶滿意的、有利于各國空間項目合作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該系列標準從項目管理的原則方針、組織要求、全過程控制技術、減少技術、進度、經費風險等方面,做了準確全面的規(guī)定.
(1)項目管理的含義
ECSS-M標準認為,項目管理是一個過程,包括項目的范圍、組織、進度、成本、質量和后勤保障等,項目管理活動貫穿于項目整個壽命周期并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效果評估等手段實現項目目標。
(2)項目管理的原則
A.首先要明確項目目標,并在項目的一開始,使全體參與者都知道和理解這個目標;
B.項目管理可采用積木式,即將項目分解成管理要素,使范圍的確定、承擔的任務、計劃、控制和報告處于可控狀態(tài);
C.采用認證和交付跟蹤的方式,檢驗項目完成情況,以確保項目完成;
D.建立供需網絡,劃定責任界限,協調相互間接口;
E.在網絡的每一級明確控制、評估和證明質量合格的責任;
F.風險是項目所固有的綜合因素,項目管理應包括風險管理;
G.項目管理也包括人力資源管理,這是項目成功的基礎。
(3)項目管理的要素
A.項目分解結構:保證全項目各方面的連貫一致,為計劃、成本、質量等的控制提供框架;
B. 項目組織:協調參與者與現有組織結構間的關系,重點考慮參與者的職責、相互關系、權限等;
C. 項目階段劃分和策劃:以階段劃分和設立里程碑的方式,結合成本、進度和經濟方面的風險,在每一階段包含一個正式的評審過程;
D. 技術狀態(tài)管理:以可追溯的方式,在產品全壽命周期中確定、描述并控制系統(tǒng)的技術狀態(tài);
E.信息/文件管理:保證為了其它管理過程有效進行而必需的信息能以可追溯、有效的方式被記錄、檢索和修改;
F.成本和進度管理:保證人力資源、設施、材料和資金的最佳使用;
G.綜合后勤保障:保證滿足系統(tǒng)全壽命周期的需求。
2. 加強型號項目管理的建議
(1) 加強組織管理。
項目管理需要權力集中以控制工作正常進行,因此項目管理是一種個人負責制,項目管理者是一個關鍵角色。型號行政總指揮作為型號(項目)負責人,他應對項目管理的九個方面(即型號立項、計劃、費用、質量、人員、溝通、風險、合同、綜合)進行有效的、全面的管理,其管理的深度和側重應結合各單位的實際。目前采取的矩陣組織結構的優(yōu)點是在型號總指揮牽頭下,加強了橫向部門的聯系,使各橫向部門部門目標一致,但是,橫向和縱向雙重領導如果協調不好,就會違反指揮統(tǒng)一原則,使下屬無所適從。因此,必須正確處理好部門領導與型號總指揮(項目負責人)之間的責權關系。型號總指揮(項目負責人)應對本型號任務全面負責,應擁有項目經費使用支配權和人事考核獎勵權;部門領導對管理專業(yè)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負責,對本部門承擔的全部型號任務進行統(tǒng)籌計劃、綜合平衡。
(2) 加強項目全過程管理。
傳統(tǒng)的項目管理側重于“如何做”,項目管理者是執(zhí)行者,產品研制出來再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