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部門在采購中加以控制。首先對市場行情進行調查,在保質保量前提下,貨比三家,擇優(yōu)購料:其次是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式,以降低運輸成本:再就是要考慮獎金的時間價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與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組織材料合理進出場:一個項目往往有上百種材料,所以合理安排材料進出場的時間特別重要。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根據定額和施工進度編制材料計劃,并確定好材料的進出場時間。因為如果進場太早,就會早付款給材料商,增加公司貸款利息,還可能增加二次搬運費,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導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訂貨,增加成本;若材料進場太晚,不但影響進度,還可能造成誤期罰款或增加趕工費。
機械費的控制:盡理減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機械臺班量,通過全理施工組織、機械調配,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時,加強現(xiàn)場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降低大修、經常性修理等各項費用的開支,避免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閑置;加強租賃設備計劃的管理,充分利用社會閑置機械資源,從不同角度降低機械臺班價格。從經濟的角度管制工程成本還包括對參與成本控制的部門和個人給予獎勵的措施。
加強質量管理,控制返工率
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把工程質量關,始終貫徹 “至精、至誠、更優(yōu)、更新”的質量方針,各級質量自檢人員定點、定崗、定責、加強施工工序的質量自檢和管理工作真正貫徹到整個過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質理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絕返工現(xiàn)象的發(fā)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財、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加強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業(yè)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項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時間范圍應從合同談判開始,至保修日結束止,尤其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與守,攻意味著在合同執(zhí)行期間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進展效果,以防止被對方索賠。
總之,成本預測為成本確立行為目標,成本控制才有針對性:不進行成本控制,成本預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就無從談成本管理了,兩者相輔相成,所以,應從理論上深入研究,實踐上全面展開,扎實有效地把這些工作開展好。
主要參考文獻:
李慧民 賈宏俊 《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 2003年4月第3版 中國計劃出版社
尹貽林 龔維麗 《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 2003年4月第3版 中國計劃出版社
項目經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