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造價,一般是指進行某項工程所花費(指預期花費或實際花費)的全部費用。它是一種動態(tài)投資。它的運動受價值規(guī)律、貨幣流通規(guī)律和商品供求規(guī)律的支配。因此在建設工程造價計算中我們要運用決策理論、會計學、經濟學等理論評定報價策略,經過從行政上、技術上和商務上進行全面鑒別、比較以后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和切合實際的計價依據,合理確定工程造價。
一、建設工程造價計價依據的特點
由于我國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建立的,忽視了企業(yè)獨立的經濟地位,國家直接參與管理活動,直接制定和控制構成工程造價的各種因素,如設備材料出廠價、采購保管費、運雜費、工資、間接費、管理費和稅金等。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際國內承包工程的投標報價工作。我國施工企業(yè)也很少有自己的施工預算定額,這給國際承包工程投標報價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雖然近幾年各類工程咨詢公司紛紛出現,建設項目實行招投標競爭、項目管理制度,但是在工程造價計價依據方面,定額、取費標準仍然由政府制定、管理并作為法定價格。因此在工程造價管理中,輕決策、重實施,輕經濟、重技術的現象難以改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能夠及時、準確地捕捉工程建設市場價格信息是承包商保持競爭優(yōu)勢、控制成本和取得盈利的關鍵,是建設工程價格計算和結算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還要加大現行的工程造價計價依據的改革力度,在統(tǒng)一工程項目劃分、統(tǒng)一計量單位、統(tǒng)一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和消耗定額的基礎上,遵循商品經濟的規(guī)律,建立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機制。即實行量價分離,改變計價定額的屬性,定額不再作為政府的法定行為,但是量要統(tǒng)一,要在國家的指導下,由有關的咨詢公司或專業(yè)協(xié)會制定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和消耗定額,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保持社會生產力平衡發(fā)展。價格要逐步放開,先由定額法定價向指導價過渡,再由指導價向市場價過渡,與國際市場接軌。企業(yè)可以根據自身公司人員技術水平、裝備水平、管理能力、資質、經驗和社會信譽制定企業(yè)自己的定額與取費標準。在具體某一項工程的投標報價計算時再根據市場供求變化、政府和社會咨詢機構提供的價格信息和造價指數、工程質量、承包方式、合同工期、價款支付方式等因素,按照國際慣例、規(guī)范和做法靈活自主報價。
二、工程招投標體制中建設工程造價的計算
工程招投標中建設工程價格的表現形式是標底。標底的計算主要有三種:施工圖設計階段,以預算定額為基礎;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階段以概算定額為基礎;另一種就是綜合單價法。我們知道許多工程是在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階段就開始招標,因此用概算定額為基礎編制標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漏項或重復計算的差錯,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但使用的概算定額必須準確、有效。為了適應招投標的需要,目前各工程咨詢公司、專業(yè)協(xié)會可以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國家全統(tǒng)定額及各省建委編制的建筑工程定額,房屋修繕、裝修定額,市政定額的基礎上將某些子目合并歸于主要的子目中,編制概算定額。這樣可以大大簡化標底的編制工作量,節(jié)省時間。各企業(yè)也可以在概算定額的基礎上進行費用合并,取消取費類別,變?yōu)楦偁幮再M率。既將間接費、管理費、利潤等企業(yè)競爭性費用及國家法定的稅金費率等所有費用均列入每一項單價中,不另外單獨計算,也即綜合單價法。這樣再結合企業(yè)積累的工程資料庫,根據市場供求變化、政府和社會咨詢機構提供的價格信息和造價指數等因素,可以進一步縮短標底的編制時間,達到更高的準確度,為利用計算機快速報價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今后企業(yè)類別在企業(yè)的資質中體現,主要用于衡量企業(yè)可以承擔的相應工程類別。
為了提高工程招投標價格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