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工程造價的管理,并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價,是各級工程造價部門、投資者一個比較關注的問題。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確定和有效調控建設工程造價,提高工程造價編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實際造價,已經是我們工程造價專業(yè)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筆者就此談以下幾點見解:
一、我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現狀
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來的。表現為國家直接參與和管理經濟活動,規(guī)定在不同設計階段必須編制概算或預算并對政府負責。隨著歷史進程,經過恢復、改革和發(fā)展、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概預算定額管理體系。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這個體系的許多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近些年來,國際上發(fā)達國家對工程投資的要求是事前預控、事中控制。而我國傳統(tǒng)的做法在客觀上造成輕決策、重實施,輕經濟、重技術,先建設、后算帳的后果。由于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經濟觀念和造價控制意識淡薄,使得造價管理人員的素質難于提高,工程造價的控制目標長期難以實現。
針對上述情況,我國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過程造價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關部門也就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預決算向兩頭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把我國造價管理的觀念和方法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現在的任務應當是把現代化造價管理與符合中國國情的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結合起來,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努力提高工程造價的編制水平。
二、改變落后觀念,確立全過程控制投資意識
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就是在項目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和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對工程造價進行研究比較,把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在科學合理的范圍之內,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隨時糾正發(fā)生的偏差,以保證項目管理投資目標的實現。力求在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以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就要求我們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使工程的計價、審查、確定、結算、決算規(guī)范化制度化。
由于工程建設一般周期較長,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與制約,項目的初始階段難以確定一個正確的造價。隨著工程的開展與深入,對該項工程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從而造價的估算也更加合理。因此,工程造價合理確定與有效控制,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由于建設項目規(guī)模大,建設周期長,技術復雜,人財物消耗大,考慮到投入使用后的經濟效益等因素,必須在建設全過程,按照不同階段的特點進行多次計價,即按建設程序合理確定不同階段的造價精度,以充分體現造價的合理性來確定工程造價。
2、多年來,我國的建設項目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主要放在項目建設的后期階段甚至在工程決算階段,因此經常出現投資超限的現象。有些項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資大幅超過計劃,從而建設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我們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方法。
3、工程造價控制應貫穿于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但控制重點應轉移到項目建設的前期,即轉移到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而一旦投資決策后,控制的重點應放在設計階段。
4、凡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實行監(jiān)理和造價控制制度的工程,均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目前我國建設項目前期階段尚未實行這種制度。由于在滿足規(guī)范的前提下,設計成果的造價也會因為經驗、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而差別較大,設計思想保守,又會使工程造價居高不下,所以,實行建設項目全過程監(jiān)理和造價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力爭做到全過程管理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筆者認為必須做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