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如下因素要剔除:
①不正常原因造成的成本損失,如返工、窩工、工程停工。
②由于價格原因(如材料漲價、工資提高)造成的成本的增加。
③考慮實際工程量,工程(工作)范圍的變化造成的影響。
三.進度控制和工期控制
工期和進度是兩個既互相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
由工期計劃可以得到各項目單元的計劃工期的各個時間參數(shù)。它分別表示各層次的項目單元(包括整個項目)的持續(xù)時間、開始和結(jié)束時間、容許的變動余地(時差)等。它們作為項目的目標之一。
工期控制的目的是使工程實施活動與上述工期計劃在時間上吻合,即保證各工程活動按計劃及時開工、按時完成,保證總工期不推遲。
進度控制的總目標與工期控制是一致的,但控制過程中它不僅追求時間上的吻合,而且還追求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工作量的完成程度(勞動效率和勞動成果)或消耗的一致性。
1.工期常常作為進度的一個指標,它在表示進度計劃及其完成情況時有重要作用,所以進度控制首先表現(xiàn)為工期控制,有效的工期控制才能達到有效的進度控制,但僅用工期表達進度會產(chǎn)生誤導(dǎo)。
2.進度的拖延最終一定會表現(xiàn)為工期的拖延。
3.對進度的調(diào)整常常表現(xiàn)為對工期的調(diào)整,為加快進度,改變施工次序,增加資源投入,則意味著通過采取措施使總工期提前。
所以本章的重點還是放在對工期控制的描述上。
四、進度控制的過程
1.采用各種控制手段保證項目及各個工程活動按計劃及時開始,在工程過程中記錄各工程活動的開始和結(jié)束時間及完成程度。
2.在各控制期末(如月末、季末,一個工程階段結(jié)束)將各活動的完成程度與計劃對比,確定整個項目的完成程度,并結(jié)合工期、生產(chǎn)成果、勞動效率、消耗等指標,評價項目進度狀況,分析其中的問題, 找 出 哪 些 地 方 需 要 采 取 糾 正 措 施 。
3.對下期工作作出安排,對一些已開始,但尚未結(jié)束的項目單元的剩余時間作估算,提出調(diào)整進度的措施,根據(jù)已完成狀況作新的安排和計劃,調(diào)整網(wǎng)絡(luò)(如變更邏輯關(guān)系,延長/縮短持續(xù)時間,增加新的活動等),重新進行網(wǎng)絡(luò)分析,預(yù)測新的工期狀況。
4.對調(diào)整措施和新計劃作出評審,分析調(diào)整措施的效果,分析新的工期是否符合目標要求。
第二節(jié) 實際工期和進度的表達
一、工作包的實際工期和進度的表達
進度控制的對象是各個層次的項目單元,而最低層次的工作包是主要對象,有時進度控制還要細到具體的網(wǎng)絡(luò)計劃中的工程活動。有效的進度控制必須能迅速且正確地在項目參加者(工程小組、分包商、供應(yīng)商等)的工作崗位上反映如下進度信息:
1.項目正式開始后,必須監(jiān)控項目的進度以確保每項活動按計劃進行,掌握各工作包(或工程活動)的實際工期信息,如實際開始時間,記錄并報告工期受到的影響及原因。這些必須明確反映在工作包的信息卡(報告)上。
2.工作包(或工程活動)所達到的實際狀態(tài),即完成程度和已消耗的資源。在項目控制期末(一般為月底)對各工作包的實施狀況、完成程度、資源消耗量進行統(tǒng)計。
在這時,如果一個工程活動已完成或未開始,則很好辦:已完成的進度為100%,未開始的為0%;但這時必然有許多工程活動已開始但尚未完成。這時為了便于比較精確地進行進度控制和成本核算,必須定義它的完成程度。通常有如下幾種定義模式:
(l)0%一100%,即開始后完成前一直為“0”,直到完成才為100%,這是一種比較悲觀的反映。
(2)50%一50%,一經(jīng)開始則認為已完成50%,直到完成前,完成后才為100%。
(3)按實物工作量或成本消耗,勞動消耗所占的比例,即按已完成的工作量占總計劃工作量的比例計算。
(4)按已消耗工期與計劃工期(持續(xù)時間)的
項目經(jīng)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