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實處.
(5)節(jié)約原則
節(jié)約人力、物力、財力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項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嚴格執(zhí)行成本開支范圍、費用開支標準和有關財務制度,對各項成本費用的支出進行限制和監(jiān)督;二是提高施工項目科學管理水平、優(yōu)化施工方案、提高生產效率;三是采取預防成本失控的技術組織,制止可能發(fā)生的浪費,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術要效率,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
(6)中間控制原則 轉貼于:中國項目管理資源網
對一次性的施工項目,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虧已成定局,即使發(fā)生了偏差,也不能再糾正.因此,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基礎、結構、裝飾等主要施工階段上,是十分必要的.
(7)例外管理原則
例外管理是西方國家的常用原則.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會有一些不經常的“例外”問題,它們往往影響成本目標的實現,對這些“例外”問題,要進行重點檢查,深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積極措施進行糾正.
2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徑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較多,其有效的途徑可以從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兩方面著手,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確保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2.1 工程投標階段
在此階段應根據工程概況,深入研究招標文件和認真調查研究施工現場,綜合分析,進行項目的成本預測,為投標決策提供意見.堅持全面控制原則,加強對此階段主要責任部門的管理.
2.2 在施工準備階段
應結合實際圖紙的自審、會審和其他相關資料, 傾聽現場施工人員的意見,依據工期和上級要求,根據項目的規(guī)模、性質、復雜程度、現場條件、裝備情況、人員素質等因素,科學地編制強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通過多方面的技術經濟比較,從中選擇合理、先進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證以最小的資金耗費滿足預定的目標要求.同時,此階段還應從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生產技術組織實施,包括勞動工資津貼、材料供應、機械設備等作為編制依據,同時還要以各種先進技術經濟定額為參照,針對工程的具體特點而制定項目成本控制計劃,分解目標,劃分責任和權利,保證目標的實現.
2.3 施工階段
以項目經理的責任為中心,以施工圖預算、施工預算、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費用開支標準等對實際發(fā)生的成本費用進行對比,堅持開源節(jié)流的原則實施控制.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項目成本形成過程中直接構成工程實體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及其他直接費.按照量價分離原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工程直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2.3.1 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價格控制
(1)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堅持按定額確定的材料消費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規(guī)定責任部門,堅持節(jié)約原則,各班組只能在規(guī)定限額內分期、分批領用,如超出限額領料要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糾正措施.改進施工技術,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對工程進行功能分析與對材料進行性能分析的基礎上,力求用價格低的材料代替價格高的材料,認真計量驗收、堅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降低堆放倉儲損耗.
(2)材料價格控制包括:買價控制,通過市場行情的調查研究,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貨比三家,擇優(yōu)購料;運費控制,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考慮資金時間價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和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2.3.2 人工費控制
主要從用工數量方面進行控制:第一,根據勞動定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