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廣項目成本核算,降低消耗,節(jié)支增效
從人、財、物的配置入手,根據工程施工實際條件,結合行業(yè)統(tǒng)一定額,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強的內部成本核算定額,逐級進行部分成本核算和全部成本核算管理;同時,實行多種分配方法,對主要工程的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和管理費進行核算與分析,人工費管理實行基本工資、產值工資和效益工資相結合;材料費管理實行以內部核算定額消耗為基準,嚴格控制采購庫存量;機械費管理實行以設備運行費為基準,充分發(fā)揮設備效率;同時,在各作業(yè)隊建立利益激勵機制,設立目標激勵獎和安全質量專項獎;把主輔材料消耗水平和費用支出與完成工程量掛鉤,嚴格考核獎罰,從而增強作業(yè)隊的成本核算意識,做到減少超挖、節(jié)省材料、提高工效和設備利用,盡可能多的完成工作量。在實施成本核算過程中,應根據施工實際安排,如施工工期、進度安排等,適當調整定額,實施成本核算、定額分配。
2、采取工程項目內部承包經營責任制,加強成本控制
實施內部承包制,就是在單位內部職工或項目部中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確定中標工程的施工經營管理者的責權利關系,促使經營管理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fā)展、自我約束。內部承包的基本原則是:“包死基數,確保上繳,超收多留,欠收自補”,工資與效益完全掛鉤。這樣,可以使成本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并為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積累經驗,而且可操作性強,易于管理。
采取承包制,在具體操作上必須切實抓好組織發(fā)包機構、合同內容確定、承包基數測定、承包經營者選聘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1)組織發(fā)包機構應以施工單位中經驗豐富的經營、計劃、預算、財會、人事等部門的人員組成;
(2)合同內容的確定要責、權、利明確,尤其安全、質量條款要嚴格,分配條款要切實可行;
(3)承包基數的測定比較復雜,應根據承包項目,以定額、中標單價為基礎進行測算,這是通過承包制進行成本控制的關鍵;
(4)承包經營者的選聘可以采取直接選聘和競標兩種方式,在具體實施中應考慮技術人員配置的比重。
采取內部承包制能使成本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促進急、難、險、阻施工任務順利完成和單項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易于操作和管理,有利于施工單位經營管理者集中精力投入到其他項目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它也有弊端,主要問題是管理較為粗放。由于是內部承包,如發(fā)生重大失誤導致成本嚴重超支時則不易處理。因此,要抓好重要施工部位、關鍵線路的技術交底和質量控制。
3、嚴格過程控制,加強成本管理
承建一個工程項目,就必須從人、財、物的有效組合和使用全過程中狠下功夫,嚴格過程控制,加強成本管理。比如,對施工組織機構的設立和人員、機械設備的配備,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機構要精簡直接,人員要精干高效,設備要充分有效利用。對材料消耗、配件的更換及施工工序控制,都要按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進行。這樣,既可以避免或減少不可預見因素對施工的干擾,也使自身生產經營狀況在影響工程成本構成因素中的比例降低,從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過程控制要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這與施工人員的素質、施工組織水平有很大關系。
4、改革項目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成本管理
改革項目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調動經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是實施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手段。在強化項目成本管理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改革分配制度,可以充分發(fā)揮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把經營管理者的收入與其經營業(yè)績掛鉤,根據經營管理者的實際業(yè)績和企業(yè)經濟效益來制定其報酬,讓其既要承擔管理責任和經營風險,又要獲得與良好經營業(yè)績相適應的報酬,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制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