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肺腑之言:看來我們當時的步子邁得大了一點。言外之意是當時該公司的技術水平滿足不了國外項目的要求。
在項目的性質上,盡可能結合自己公司的專業(yè)特長。當然有的項目雖然不是自己公司的專長,但可以拿到該項目,這時只要找到有這樣專業(yè)特長,有能力執(zhí)行并愿意合作的伙伴,可以共同合作執(zhí)行這樣的項目。在這方面,中國公司失敗和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例如某知名公司承接了自己不在行的水電站項目,又沒選好合作伙伴,結果不但工程虧本,還上了世行的黑名單,使得該公司多年翻不了身。而中信公司在伊朗的地鐵項目,雖然不是該公司的專長,但由于選對了合作伙伴,第一期工程順利交工,緊接著又拿到了二期工程,這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
在競爭對手方面,要盡量回避那些純粹與當?shù)毓緺帄Z的項目。雖然有時不可避免,也要注意策略,如可以采取與地方公司聯(lián)合投標或分包部份工程給地方公司等辦法。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如某中國公司在南亞地區(qū)與當?shù)毓緺帢税l(fā)生矛盾,結果當?shù)毓竟唇Y地方黑勢力突襲我公司工地,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這個血的教訓,我們一定要吸取。
項目的資金來源,業(yè)主的資信情況很重要,盡量不搞或少搞私營或合營的項目。這方面中國公司吃虧上當?shù)睦右膊簧?,應引以為誡。
對想要走出去或剛剛走出去的公司,建議先從以下項目入手:多搞世行或地區(qū)性銀行貸款的項目,這樣的項目資金來源有基本的保證;多搞我國對外援助的項目,前題是該公司必須進入中國商務部批準的名單之列。這種項目雖然利潤不高,但風險也較小。公司可以通過執(zhí)行這類項目來熟悉國際承包市場的運作規(guī)律,鍛煉隊伍;中國入世后,建筑市場進一步開放,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企業(yè)大量涌入我國。他們?yōu)榱私档统杀?,增強競爭力,也要找中國公司作為合作伙伴,我們可以借機與這些公司合作。通過本土作戰(zhàn),卻可以學到國際工程的先進管理經驗,培養(yǎng)我們的人才,為走出去打好基礎。
上述只是一般項目的篩選原則,對某些特殊的項目,還應采取特殊的篩選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