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內實施質量保證,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質量保證的實施過程:
3.2.1 項目進度的質量保證
項目進度是項目進行是否順利的最直觀表現。顯然在項目開始之前,項目開發(fā)計劃是必須的。如果項目開發(fā)計劃的制定的是完全合理的,那項目進度也就真正表達了項目與最終的交付使用之間的距離,然而要制定完全合理的項目開發(fā)計劃幾乎不太可能??梢娨WC項目進度,首先要保證項目開發(fā)計劃盡可能合理。
項目計劃的合理程度與項目計劃制定者從事類似規(guī)模和類似業(yè)務的項目的經驗有直接關系,通過經驗往往能夠預見潛在的阻礙,這樣要求項目計劃制定者需要集眾人之力來完善計劃。
當項目計劃制定初期,由質量保證小組組織召開的項目計劃評審會,邀請公司技術專家、用戶以及項目組小組成員一起討論項目計劃的可行性,會議通常采用頭腦風暴法,各抒己見,會后由指定的記錄員形成質量記錄,發(fā)送給相關人員,對其計劃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完善,并由質量保證人員對其結果跟蹤,以確保項目計劃完整性、可行性,完善后的計劃交由配置管理人員進行版本控制。
然而在計劃實施過程中,計劃不是“固定化”。常有人道,“計劃趕不上變化”,但“要跟上變化”。項目計劃以里程碑為界限,將整個開發(fā)周期劃分為若干階段。根據里程碑的完成情況,適當的調整每一個較小的階段的任務量和完成的任務時間,這種方式非常有利于整個項目計劃的動態(tài)調整。也利于項目質量保證的實施。
實際運作中,當質保小組發(fā)現計劃實施的差異后,報告項目經理,由項目經理組織負責對計劃進行周期性維護,對于已經變動的計劃由質保小組協助配置管理小組完成版本控制。
項目開發(fā)各階段的質量保證
a、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開發(fā)人員對系統需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定義過程。從系統分析的經驗來看,這個過程往往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次性對系統形成完整的認識是困難的。只有不斷地和客戶領域專家進行交流確認,方能逐步明了用戶的需求。從系統開發(fā)的過程得知,系統分析時犯下的錯誤,會在接下來的階段被成倍的放大,越是在開發(fā)的后期,糾正分析時犯下的錯誤所花費的代價越是昂貴,也越發(fā)影響系統的工期和系統的質量。
解決系統分析錯誤的方法。TAJ Technologies公司通常采用邀請用戶參與進行需求評定,然后對其用戶的意見由質保成員跟蹤檢測是否納入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同時與用戶簽字確認形成需求基線,交由配置管理員放入配置管理庫。
雖然盡早的邀請用戶參與,仍然避免不了項目進行中用戶的需求變更請求。對于開發(fā)過程存在的需求變動,我們要求用戶填寫變更申請單發(fā)送給項目配置管理員,在通過配置配置員轉交質保小組,負責組織專家小組和項目組成員一起討論實施變更的可行性及實施后所帶來的影響,小的變更則直接記錄入變更記錄原因分析項和風險項欄,大的變更則需要形成正式的變更報告,無論那種變更都需要對相應的文檔實施同步變更(包括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詳細設計文、安裝手冊、操作手冊等)。但是對于無法實現或是變更會帶來巨大的影響而將導致進度的延期,這時,我們將變更報告提交給用戶或邀請用戶進行協調會議,討論變更取舍問題或是項目進度變更問題。
決定變更之后,由項目經理組織實施變更,測試人員檢測變更結果,而質保小組成員監(jiān)督變更實施過程并協助配置管理員對變更后的成果物進行版本控制。變更實施完后,上線前還需要指定人員協助用戶一同測試并由用戶簽字后同意方可上線。
b、系統設計
優(yōu)良的體系結構應當具備可擴展性和可配置性,而好的體系結構則需要好的設計方法,自然設計選型成為了系統設計首要的工作,究竟是采用哪種設計方法好呢?
對于設計選型不能一概而論,需要針對項目的結構、項目的